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2025年11月11日,軟銀集團以58.3億美元出清所有NVIDIA股權,震撼全球市場。此舉不僅引發NVIDIA股價下跌,更激起市場對AI泡沫化的深層擔憂。文章深入解析軟銀獲利了結、資金再平衡及孫正義對AI市場過熱的警惕,探討其背後動機。儘管NVIDIA仍具領導地位,軟銀的撤出提醒投資者需理性評估AI領域的風險與回報,為您的投資策略提供重要參考。
在2025年11月11日,軟銀集團這家國際投資大咖突然決定賣光手上所有NVIDIA股份,總額竟達58.3億美元,這消息像炸彈一樣轟動了科技圈和金融界。NVIDIA的股價聞訊在盤後交易直線下滑,投資人開始擔心人工智慧產業是不是估值太高,搞不好會爆出所謂的「AI泡沫」。軟銀這步棋不只改變了自家投資布局,也讓大家重新思考NVIDIA這家AI晶片老大的前景,畢竟它一直是這波AI浪潮的領頭羊。

軟銀這次把NVIDIA的股份全數清倉,結束了他們好幾年的合作關係。這58.3億美元的收入當然讓軟銀賺得盆滿缽滿,但更重要的是,這動作向整個市場發出警訊。根據CNBC報導,交易正好發生在NVIDIA股價高檔的時候,大家忍不住猜測軟銀背後的盤算。

NVIDIA憑藉它的GPU技術,在資料中心、AI研究和自動駕駛這些領域穩坐龍頭寶座。軟銀當初投資NVIDIA,被大家看作是對科技趨勢的先見之明。但現在突然撤退,確實讓分析師和投資圈的人摸不著頭腦,有人甚至懷疑這是不是軟銀嗅到AI市場即將轉向的跡象。舉例來說,軟銀過去在願景基金裡押注不少AI相關項目,這次出清或許是為了避開潛在的風暴。
說到軟銀賣掉NVIDIA股份的最明顯理由,就是鎖定利潤。NVIDIA這些年股價飛漲,軟銀早年的布局自然收穫滿滿。這筆58.3億美元的現金,對軟銀的願景基金來說是及時雨,尤其是第二支基金,需要用來調整投資組合或砸進新項目。孫正義這位軟銀老闆一向愛玩大膽的投資遊戲,但也懂得在適當時候收手,避免貪心過頭。

軟銀的決定也點燃了大家對AI產業泡沫的辯論。孫正義之前就多次提醒科技市場太熱門了,甚至拿現在的AI熱比作當年的網路泡沫。路透社在報導中提到,這筆交易「重新點燃了AI泡沫的恐慌」。專家分析,軟銀很可能覺得NVIDIA的股價已經把未來成長都炒進去了,甚至還超標,所以趕緊在高峰賣出,避開可能的下修風險。
另外,市場還注意到OpenAI的執行長山姆·奧特曼正大舉募資搞AI晶片,這或許加深了孫正義對整個產業結構風險的警覺。軟銀的策略,看來是想在AI硬體領域的高峰前抽身,把錢轉向其他更有潛力的地方,或是更安全的資產配置。比方說,軟銀可能會把目光轉向AI應用層面,而不是純硬體競爭那麼激烈的領域。
這次動作也顯示軟銀整體投資方向在調整。經過幾輪高風險投資的教訓後,他們似乎想讓組合更集中、更穩當。清掉NVIDIA股份,就能釋放資金,投向軟銀看好的長期領域,比如新一代AI應用、自動駕駛軟體,或是特定產業的數位轉型工具。這種轉移不只降低風險,還能抓住下一個成長點。
軟銀賣NVIDIA的消息一出,市場立刻晃動起來。NVIDIA股價當天就掉下去,連帶其他AI股票也跟著抖。TechCrunch在文章裡說,這筆銷售「震驚市場,帶來一堆疑問」。投資人開始冷靜檢視AI產業的優缺點,對公司估值也更小心了。
不過,這不代表NVIDIA的前途就暗了。作為AI晶片界的王者,它在技術和市佔率上還是很強。不少分析師覺得,軟銀離開主要是自家風險考量,不是看衰NVIDIA的本質。對投資人來說,這事件是個好提醒:在AI熱潮中追漲殺跌的同時,得好好管風險。或許,軟銀的舉動會促使更多人思考,AI成長雖快,但市場情緒轉變也可能來得突然。
軟銀決定全數賣掉NVIDIA股份,成為2025年科技投資的一大焦點。這58.3億美元的交易,不僅是軟銀成功套現的範例,也讓AI泡沫的隱憂浮上檯面。NVIDIA的龍頭地位短期內不會動搖,但軟銀的信號清楚告訴大家:在AI市場高速前進的路上,理性衡量風險與回報、保持警覺,才是聰明的玩法。
軟銀出售NVIDIA股權的主要原因包括:
此次出售對市場產生了多重影響:
雖然軟銀的出售可能在短期內對NVIDIA股價造成壓力,但其長期前景預計不會受到根本性影響。NVIDIA作為AI晶片和GPU技術的領導者,在資料中心、AI訓練和推論、自動駕駛等領域擁有強大的技術優勢和市場地位。軟銀的退出更多被視為其自身的投資策略調整和風險管理,而非對NVIDIA核心業務或技術實力的否定。然而,這也提醒NVIDIA及其投資者,市場對高估值的審視將更加嚴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