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你最近在 Google 搜尋資訊時,有沒有注意到搜尋結果上方會出現一段由人工智慧(AI)生成的「摘要」?這些摘要號稱能讓你更快找到答案,但你可能不知道,這項新功能正在數位內容產業掀起一場前所未有的法律大戰。媒體巨頭 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PMC),旗下擁有多家知名刊物如《滾石》、《告示牌》等,近期就對 Google 提起了一項重量級的訴訟。他們指控 Google 的 人工智慧摘要(AI Overviews) 服務,在未經許可的情況下,擅自使用其新聞內容來生成資訊,嚴重損害了出版商的營收。

這場備受矚目的法律戰,不只是兩大企業間的攻防,更深層次地揭示了在 人工智慧時代,內容創作者如何維護自身權益、以及 數位媒體產業 的商業模式該如何永續發展的關鍵課題。我們將深入探討這場訴訟的來龍去脈、AI 對出版商營收的衝擊、全球範圍內類似的 版權訴訟,以及產業可能出現的解決方案。
此外,以下是本次法律戰中幾個值得注意的重點:
• Google 的 AI 摘要功能對傳統媒體流量造成重大影響。
• 版權訴訟正在全球範圍內逐步增加,涉及多家科技和媒體公司。
• 新興的中介平台正在尋求解決內容授權和收益分享的創新方案。
讓我們從這場爭議的起點說起。Penske Media Corporation (PMC) 是一家在媒體界舉足輕重的公司,旗下掌管著《滾石》(Rolling Stone)、《告示牌》(Billboard)、《綜藝》(Variety)和《好萊塢報導》(Hollywood Reporter)等眾多深具影響力的雜誌和網站。他們為什麼要控告全球最大的搜尋引擎 Google 呢?
PMC 的核心指控是,Google 在未經明確許可下,非法使用了他們旗下的 新聞內容 來訓練其人工智慧模型,並生成在搜尋結果頂端的 AI 摘要。想像一下,你辛辛苦苦寫了一篇文章,然後有人直接把你的重點摘要出來,貼在他們自己的網站上,讀者看了摘要就滿足了,再也不會點進你的網站看原文。這不就等於你的勞動成果被「白嫖」了嗎?
PMC 進一步指出,Google 甚至涉嫌濫用其在 搜尋引擎 市場的 壟斷地位。他們聲稱,Google 強迫出版商允許其內容用於 AI 摘要和模型訓練,否則就會讓這些內容失去搜尋索引,也就是說,你的網站文章可能就不容易被 Google 搜到了。對於一家媒體公司來說,失去 Google 搜尋流量幾乎等同於失去生命線。這就像是一家大型百貨公司,要求所有進駐的品牌必須無償提供商品給他們做展示品,否則就拒絕讓品牌進駐一樣,這讓許多出版商感到進退兩難。

自 Google 推出 AI 摘要以來,PMC 聲稱旗下網站的 點擊量(Click-through rate) 大幅下降,這直接影響了他們的 廣告收入、訂閱收入 和 聯盟行銷收入。Google 對此則回應表示,AI 摘要的目的是讓搜尋更實用、更有效率,並且能創造內容被發現的新機會,他們否認了 PMC 的這些指控。
那麼,Google 的 AI 摘要功能究竟是如何影響傳統媒體的 商業模式 呢?過去,當你在 Google 搜尋某個議題時,你會看到一連串的網頁連結。你點擊這些連結,進入不同的媒體網站閱讀文章,這些點擊為媒體帶來了流量,進而產生廣告收益,或者將讀者轉化為付費訂閱者。但現在,有了 AI 摘要,情況變得不同了。
人工智慧摘要 會在搜尋結果的最上方,直接提供一個整合性的答案或簡短的內容總結。對於許多只需要快速了解基本資訊的用戶來說,這個摘要已經足夠,他們就不會再點擊進入原始的文章連結。這對出版商來說,是個嚴重的問題。
多項研究和出版商的報告都證實了這種衝擊。例如,DMG Media(英國《每日郵報》的母公司)就指出,Google AI 摘要推出後,他們的點擊率下降了高達 89%。而 Pew Research(皮尤研究中心) 的調查也發現,有 AI 摘要的搜尋結果,用戶點擊文章的頻率比沒有 AI 摘要的結果低了將近一半。試想一下,如果你的網站流量大幅下滑,依靠流量為生的廣告收益會受到多大影響?此外,許多媒體也經營付費訂閱模式,如果讀者連點擊進入的機會都減少了,又怎麼會考慮付費訂閱呢?
因此,AI 摘要的出現,就像是 Google 在你的店門口直接賣起了你商品的「精華版」,而且還不支付你任何費用。這讓許多傳統 新聞出版商 苦不堪言,迫使他們必須重新思考如何在 數位內容 時代找到新的生存之道。
以下表格展示了AI摘要對不同收入來源的影響:
| 收入來源 | 影響程度 | 具體影響 |
|---|---|---|
| 廣告收入 | 顯著下降 | 因點擊率降低,廣告曝光和點擊減少,導致收入下滑。 |
| 訂閱收入 | 中度下降 | 用戶對內容的需求降低,影響付費訂閱意願。 |
| 聯盟行銷收入 | 輕微下降 | 透過內容連結的聯盟行銷收益受限。 |
此外,媒體公司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
• 如何在AI摘要中獲得合理的收益分配。
• 保持內容的獨特性以吸引用戶點擊。
• 尋找新的收入來源以彌補流量損失。
解決這些問題,需要媒體業界和科技公司之間進行更多的對話與合作,以確保所有參與者的權益都能被適當保護。
Penske Media 對 Google 的訴訟,並非單一事件,而是全球範圍內 智慧財產權 和 人工智慧 衝突的一個縮影。事實上,在 PMC 採取行動之前,已經有許多出版商、作者和藝術家對其他 AI 公司提起了類似的 版權訴訟。這是一場橫跨多個領域、涉及多家科技巨頭和內容創作者的全球性「法律戰」。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表格,來快速了解這波法律戰的主要案例:
| 原告(內容創作者) | 被告(AI 公司/平台) | 核心爭議點 | 受影響的內容類型 |
|---|---|---|---|
| 《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 | OpenAI、微軟 | 未經許可使用文章訓練大型語言模型(LLMs),生成內容與原始報導衝突。 | 新聞文章、深度報導 |
| 道瓊斯公司(Dow Jones & Co.) | Perplexity AI | AI 回答直接複製《華爾街日報》內容,且未標註歸因或提供足夠連結。 | 財經新聞、分析報導 |
| 環球音樂集團(UMG Recordings) | Suno、Uncharted Labs (Udio) | AI 音樂生成服務涉嫌侵犯著作權,產生與現有歌曲相似的作品。 | 音樂作品、錄音 |
| 一群知名作者 (如 George R.R. Martin、John Grisham) | OpenAI、Anthropic | 未經許可使用著作訓練 AI,導致 AI 可能生成侵權內容。 | 小說、文學作品 |
| DMG Media | AI 摘要導致其網站點擊率顯著下降,影響廣告收入。 | 新聞報導、生活資訊 |

從上述案例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這場爭議的廣泛性。不論是文字、音樂還是圖像,幾乎所有形式的 數位內容 都面臨著被 AI 無償使用、甚至可能被「複製」的挑戰。這場全球性的法律戰,正逐步重塑 智慧財產權法律框架,並可能重新定義 大型語言模型(LLMs) 在內容使用上的權限與責任。
面對 人工智慧 帶來的巨大挑戰,數位媒體產業 和 內容創作者 並非束手無策。事實上,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一些創新的解決方案和「中間人」平台,旨在協助內容所有者與 大型語言模型(LLMs) 之間建立起新的 內容授權 和收益分享機制。這些平台扮演著橋樑的角色,試圖在技術發展與權益保護之間找到平衡點。
以下是一些值得注意的「中介平台」及其提供的解決方案:
這些新興的 中介平台 試圖透過衡量內容使用量、建立歸因模型、提供高品質數據市場等方式,來解決單一授權協議難以規模化的問題。他們的目標是讓內容出版商從 AI 的訓練和應用中獲得合理的收益,並確保 數位內容 的價值能夠持續被認可。這不僅是技術上的創新,更是 商業模式 上的一大轉變,我們期待這些模式能為 媒體產業 帶來新的機會。
以下表格概述了主要中介平台及其功能:
| 中介平台 | 主要功能 | 目標 |
|---|---|---|
| Human Native | 提供授權訓練數據,確保內容出版商獲得報酬。 | 建立合法的內容交易市場。 |
| ProRata.ai | 追蹤內容被AI使用的情況,根據使用量分配收益。 | 確保出版商從AI使用中獲利。 |
| Tollbit | 控制AI對內容的存取,設定使用條件或費用。 | 賦予內容所有者更多自主權。 |
| Scalepost.ai | 搭建公平的內容交易平台,解決大規模授權問題。 | 促進公平的內容交易。 |

除了 智慧財產權 的爭議,Penske Media 對 Google 的訴訟,也再次凸顯了 Google 在 搜尋引擎 市場的 壟斷地位 所引發的疑慮。PMC 指控 Google 濫用其市場優勢,強迫出版商允許其內容供 AI 使用,否則就可能失去重要的搜尋曝光機會。這不僅對出版商不公平,也讓整個 數位內容市場 的公平競爭環境受到威脅。
這並非 Google 首次面臨反壟斷的指控。在歐洲,Google 也因為其 AI Overviews 服務面臨了 反壟斷投訴。歐洲的監管機構長期以來對大型科技公司的市場行為保持高度關注,他們擔心這些巨頭的行為會扼殺創新,並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政府和監管機構在全球各地都開始密切關注 人工智慧 應用對市場競爭及版權保護的衝擊。這場法律戰,很可能會加速各國政府推動相關法律政策的制定與完善。例如:
這場關於壟斷、版權和公平競爭的討論,正迫使社會重新審視大型科技公司的力量,以及如何在擁抱科技進步的同時,保障所有市場參與者的權益。這是一個複雜但至關重要的課題,需要產業各方、政策制定者共同尋求平衡與創新的解決之道。
總結來說,Penske Media 對 Google 提出的 版權訴訟,是 人工智慧時代 內容創作者與科技巨頭之間利益衝突的一個縮影。這場官司不僅將對 Google 的 AI 服務模式產生深遠影響,更將加速全球 數位媒體產業 對 智慧財產權保護、商業模式創新 以及 監管框架 的重新思考。
從這場「法律戰」中,我們可以看見 人工智慧摘要 這把雙面刃,一方面為用戶提供了便捷的資訊獲取方式,另一方面卻對傳統 新聞出版商 的 廣告收入 和 訂閱收入 造成了實質衝擊,威脅到 數位內容 的永續生產。然而,透過新興的 中介平台 和更完善的 內容授權 機制,我們也看到了一線曙光,期望能在 AI 帶來的技術紅利與內容原創者的合法權益之間,找到一個共贏的平衡點。
面對這場前所未有的變革,無論是內容創作者、科技公司,還是政府監管機構,都必須共同努力,才能確保 數位內容 的價值不被稀釋,並讓 媒體產業 在 人工智慧時代 能夠持續繁榮發展。這是一個充滿挑戰但也蘊藏無限機會的未來,值得我們持續關注。
【免責聲明】 本文僅為教育與知識性說明,旨在分析人工智慧對數位內容版權與商業模式的影響,不構成任何財務、投資或法律建議。讀者在做出任何決策前,應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
Q:人工智慧摘要會如何影響我的網站流量?
A:AI摘要可能會降低用戶點擊原始文章的頻率,進而影響您的網站流量和相關的廣告收入。
Q:Penske Media 的訴訟對其他媒體公司有何影響?
A:這場訴訟可能引發更多媒體公司采取類似行動,進一步影響大型科技公司在內容使用上的政策。
Q:中介平台如何幫助內容創作者保護版權?
A:中介平台提供合法的內容授權和收益分配機制,確保內容創作者能夠從AI使用中獲得應有的報酬,並保護其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