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分硬幣終結232年歷史!美國財政部為何停止生產最小面額硬幣?

美國財政部宣布停止生產流通232年的1美分硬幣,因其製造成本遠超面值。這項決策引起全球對低面額硬幣存廢的廣泛討論。文章深入探討其歷史、高昂成本、全球趨勢與潛在影響,揭示美國經濟效率與支付簡化的新篇章。

美國財政部在2023年12月做出重大決定,正式終止生產一美分硬幣,這枚陪伴美國232年的最小面額貨幣就此告別歷史舞台。背後的驅動力,主要來自製造成本持續上漲,已遠遠超出硬幣的面值,讓生產變得毫無經濟意義。財政部長珍娜·葉倫親自敲下最後一枚一分硬幣,為它的漫長生涯畫下句點,這一事件也引發全球對低額硬幣命運的熱烈辯論。

美國財政部長珍娜·葉倫敲打最後一枚一分硬幣,象徵232年生產歷史終結與高製造成本引發全球討論

美國一分硬幣的歷史與終結

回顧美國一分硬幣的來龍去脈,它起源於1792年美國造幣廠的成立,從那時起就開始源源不絕地生產,成為美國貨幣史上最經典的象徵。這枚硬幣歷經兩百多年的風風雨雨,記錄了國家經濟的起伏與社會的轉變。早期它完全由純銅製成,但到1982年,隨著銅價飆升,便改用鋅芯外鍍銅的設計,這不僅反映了材料成本的壓力,也彰顯了貨幣生產如何緊跟經濟脈動。

時至今日,一分硬幣的購買力已大幅縮水,在日常消費中幾乎淪為擺設。進入21世紀,生產每枚硬幣的費用竟達到1.7美分,遠高於其1美分面值。這導致美國造幣廠每年為此損失數千萬美元,迫使當局重新檢視其存續價值。最終,在2023年12月,葉倫部長親手完成最後一擊,結束了這232年的生產傳統,宣告一個舊時代的落幕。

美國一分硬幣歷史演變,從早期純銅鑄造到後期鋅芯鍍銅,象徵兩世紀經濟變遷

製造成本高昂:終止生產的關鍵原因

一分硬幣走向終點的核心因素,便是其驚人的生產開支。美國鑄幣局的數據顯示,每枚一美分硬幣的材料和人力成本高達1.7美分,這主要歸咎於鋅和銅等原料價格的持續走高。自2006年起,這些費用就已超越面值,造成所謂的「負面鑄幣稅」,也就是說,每生產一枚硬幣,國家就得倒貼錢。

這種明顯的經濟失衡,讓專家和決策者多年來紛紛倡議淘汰一分硬幣。例如,卡托研究所便在報告中深入剖析了這一議題,強調繼續生產不僅無益於經濟效率,還白白浪費資源。卡托研究所的觀點很明確:當硬幣成本高於價值時,強行維持已不可行。事實上,這種現象還促使政府探索更節約的貨幣管理策略,以減輕財政負擔。

一分硬幣在天平上與其製造成本權衡,突顯經濟無效率與成本超支問題

全球趨勢:其他國家如何處理低面額硬幣?

美國的這一步,並非孤例;事實上,許多國家早已因類似經濟壓力,而選擇放棄最低面額硬幣。這股浪潮顯示,低額貨幣的淘汰正成為國際共識。

  • **加拿大:** 早在2013年,加拿大就全面停產其一分硬幣,並逐步從市場撤出。加拿大銀行當時解釋,這項變革能顯著提升零售和消費的便利性,且對價格水準影響有限。加拿大銀行的實踐證明,大多交易會自動四捨五入至最近的五分錢,運作順暢無礙。
  • **澳洲與紐西蘭:** 這兩個國家更早行動,多年前便廢止了一分和兩分硬幣,並順利推行現金四捨五入機制,避免了低額硬幣的麻煩。
  • **英國與歐元區:** 雖然英國的一便士和歐元區的一歐分硬幣仍舊存在,但相關辯論從未停歇。有些地區已推廣無現金支付,或在現金交易中適用四捨五入,以減輕負擔。

這些國家的成功案例,為美國提供了實用參考,證明廢除低面額硬幣不僅可行,還能順應全球支付簡化的潮流。舉例來說,加拿大的經驗還顯示,消費者很快就能適應新規則,而零售效率明顯改善。

廢除一分硬幣的潛在影響與爭議

一分硬幣的退出,勢必在美國社會掀起漣漪,帶來各種層面的變化與討論。

  • **對消費者的影響:** 現金購物時,找零將改為四捨五入至最近的五美分。比如,2.98美元的帳單可能收成3.00美元,2.92美元則可能變成2.90美元。有些人擔憂這會造成輕微的價格上漲,感覺像隱形通貨膨脹,但實際上,這種調整通常平衡分布。
  • **對零售商的影響:** 商家需更新收銀系統和流程來配合新規定。短期內或許有點麻煩,但長遠而言,能省下處理零星硬幣的時間與精力,提升整體營運速度。
  • **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 政府每年可省下數千萬美元的開支,同時減少金屬提煉和加工的環境負荷。這不僅是財政上的解脫,還兼顧了可持續發展。
  • **文化與情感價值:** 對硬幣收藏愛好者和懷舊一族來說,這是歷史斷層,喚起對舊時光的感慨。

雖然這些影響和爭議不可忽視,但綜觀經濟邏輯與國際先例,淘汰一分硬幣仍被視為理性選擇。它不僅解決了當前痛點,還為未來更精簡的支付生態鋪路。

小結

美國一分硬幣的謝幕,不單是貨幣政策的微調,更是時代轉型的縮影。它凸顯了當今貨幣體系如何優先考量實用與效率,從高成本生產到全球低額硬幣的逐步退出,都在訴說這一轉變。離開這枚承載232年記憶的硬幣,雖有幾分不捨,卻也開啟了支付數位化和簡化的新篇章,讓美國經濟運轉更為輕盈。

美國一分硬幣為何停止生產?

美國一分硬幣停產的主因是製造費用遠超面值。美國鑄幣局數據指出,每枚一分硬幣的生產成本達1.7美分,導致政府每年損失數千萬美元,經濟上已無可持續性。

停止生產一分硬幣對消費者有何影響?

一分硬幣停產後,現金交易找零將四捨五入至最近五美分,例如2.98美元可能調整為3.00美元,2.92美元則為2.90美元。有些消費者可能覺得價格有向上取整的風險,但整體物價波動預期很小。

除了美國,還有哪些國家也廢除了低面額硬幣?

不少國家已淘汰或正評估廢除最低面額硬幣。加拿大在2013年停產一分硬幣,澳洲和紐西蘭則早前廢止一分與兩分硬幣。它們多採用現金四捨五入方式處理交易。

美國一分硬幣的歷史有多久?

美國一分硬幣從1792年美國造幣廠創立起生產至今,已有232年歷史。它是美國流通最久的硬幣,陪伴國家走過兩個多世紀的經濟歷程。

廢除一分硬幣會導致通貨膨脹嗎?

專家認為,廢除一分硬幣對通貨膨脹的衝擊極小。雖然某些價格可能因四捨五入而微升,但也有下調情況,這些變化會互相抵銷。其他國家的實例也證明,並未引發明顯通貨膨脹。

Finews 編輯
Finews 編輯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新聞網,立志把艱澀的財經、科技新聞用最白話的方式說出來。

文章: 6530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