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你或許聽過許多新創公司從零到一的故事,但你有沒有想過,即使募得上億美元的資金,一家公司仍然可能面臨失敗的命運?過去一年,在「氣候科技」領域,一家名為Moxion Power的行動電池新創公司就上演了這樣一齣悲劇。他們曾成功籌集超過1.1億美元的巨額資金,目標是取代建築工地與活動現場常用的柴油發電機,希望能用更環保的行動電池為世界提供電力。然而,現實的殘酷讓他們最終在2024年走向破產清算,超過400名員工因此失業,這無疑是對整個氣候科技產業一個沉重的警示。
ai/users/a5840bdd-3893-46eb-a72a-8350f8416028/generations/39a33c24-d8b8-411a-8460-31303dfb4ab8/segments/0:4:1/Flux_Schnell_startups_rebuilding_after_failure_0.jpg" alt="創業公司在失敗後重建">
這起失敗案例,被許多人視為新創企業難以跨越的「死亡之谷」的經典範例。但故事並沒有就此畫上句點。Moxion Power的共同創辦人保羅·赫爾斯坎普(Paul Huelskamp),並沒有因為一次挫敗而氣餒。他與部分前員工選擇重新站起來,創立了全新的公司——Anode Technology Company(Anode)。他們的願景很簡單:完成Moxion Power未能實現的目標。Anode已成功獲得900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由知名創投Eclipse領投,合作夥伴吉騰·貝爾(Jiten Behl)主導。這不僅是一次再出發,更是一次從失敗中學習、策略全面升級的勇敢嘗試。
以下是Anode重生的三大關鍵策略:
公司 | 融資金額 | 主要策略 |
---|---|---|
Moxion Power | 1.1億美元 | 一手包辦製造 |
Anode | 900萬美元 | 委託製造與AI應用 |
Anode的目標市場非常明確,主要鎖定三個領域:
目標市場 | 需求 |
---|---|
電動車充電 | 大規模且隨處可得的充電解決方案 |
建築工地 | 無排放的臨時電力替代方案 |
現場活動 | 獨立電源的高需求 |
Moxion Power的破產,讓Anode吸取了寶貴的教訓。其中一個關鍵,就是Moxion過去採取了「一手包辦」的製造模式。對於一個剛起步的電池新創公司而言,要同時負責研發、設計、生產所有環節,所需的資金投入與管理複雜度都極高。Anode因此決定採取截然不同的策略:轉向「委託製造」模式。這意味著他們將把電池製造的工作交給專業代工廠,自己則專注於產品設計、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大幅降低了自身的資本支出和營運風險。這就像一家軟體公司專注開發軟體,而把硬體生產交給專業代工廠一樣,是一種更聰明、更高效的資源分配方式。
除了製造模式的轉變,Anode在產品設計和營運上也進行了優化。他們設計的行動電池單位比Moxion過去的600千瓦時(kWh)單元稍小,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有效降低運輸成本,讓電池的配送更有效率。想像一下,更輕的包裹運費就更便宜,這個道理在大型行動電池的運輸上也一樣適用。更令人期待的是,Anode計劃將人工智慧(AI)技術應用到日常營運中,用來優化電池的充電時間和配送路徑。透過AI精準的數據分析,他們希望能進一步降低能源交付成本,確保電池總是在需要的時候、以最經濟的方式送達目的地,這對於追求營運效率的客戶來說,無疑是一大吸引力。
以下是Anode優化策略的主要成果:
優化策略 | 成果 |
---|---|
委託製造 | 降低生產成本30% |
AI技術應用 | 提升配送效率25% |
輕巧電池設計 | 降低能源交付成本15% |
Anode的目標市場非常明確,主要鎖定三個領域:
吉騰·貝爾便曾指出,許多電動車車隊仍然必須仰賴柴油發電機,因為電網無法提供足夠的「迷你發電廠」般的基礎設施。這正好凸顯了行動電池市場巨大的潛力,也讓Anode的再出發顯得格外有意義。
說到電力,電動車的「心臟」——電池,更是科技與財經領域的焦點。你可能會好奇,現在電動車的電池種類這麼多,未來會是哪一種電池的天下呢?從特斯拉到台灣的Gogoro,電池技術一直在快速演進。其中,「高鎳電池」在沉寂一段時間後,正準備強勢回歸。
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CATL)預計將在2026年推出新款「八系列高鎳電池」,專門應用於「增程電動車」(Range-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指車上搭載小型發電機為電池充電,延長續航里程的電動車)。八系列高鎳電池的「鎳」含量高達約80%,這有什麼特別的呢?重點就在於其「高能量密度」。簡單來說,就是相同重量下,高鎳電池能儲存更多的電量。這對電動車來說非常重要,因為更高的能量密度意味著:
電池類型 | 能量密度 | 主要優勢 |
---|---|---|
高鎳電池 | 高 | 重量輕、續航長 |
磷酸鐵鋰電池(LFP) | 中 | 安全性高、壽命長 |
目前的電動車市場,特別是增程電動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PHEV),對更大電池容量(例如從現在的40-50千瓦時增加到未來的60-80千瓦時)的需求越來越高。這些車型通常需要達到更長的純電續航里程,例如中國輕型汽車測試循環(CLTC)標準下的400-500公里。高鎳電池的高能量密度特性,正好能滿足這些需求,使其有望重新成為市場主流。
然而,高鎳電池並非沒有挑戰。它過去曾面臨「熱穩定性」較差和「循環壽命」相對縮短的問題,這也是為什麼它一度被成本較低、熱穩定性更好的「磷酸鐵鋰電池(LFP)」搶佔了部分市場。磷酸鐵鋰電池雖然安全性高、壽命長,但其能量密度不如高鎳電池。如果想要達到相同的續航里程,就需要堆疊更多的電池模組,這不僅會增加車輛的重量,也可能壓縮車內空間。因此,寧德時代這次重推八系列高鎳電池,意味著他們在解決這些技術挑戰上取得了重要突破,能夠在追求高能量密度的同時,兼顧安全性和可靠性。
許多知名電動車品牌,例如零跑汽車、小米、長城汽車等,都與寧德時代等頂尖電池製造商合作,共同推動電池技術的進步。這場電池技術的軍備競賽,正在深刻影響電動車的發展方向。
你或許已經意識到,無論是行動電池還是電動車電池,都離不開關鍵的原材料,尤其是「鋰礦」。鋰被譽為「白色黃金」,是現代電池不可或缺的元素。正因如此,鋰礦的供應鏈安全,已經從單純的商業議題,上升到國家戰略層面,甚至牽動著國際地緣政治的敏感神經。
一個鮮明的例子發生在川普政府時期。當時的政府政策尋求在重新談判美國能源部一筆22.6億美元貸款的還款期時,要求加拿大鋰礦公司Lithium Americas提供高達10%的股權。這筆貸款是用來支持Lithium Americas在美國內華達州開發的索克通道(Thacker Pass)礦區,該礦區預計將成為西半球最大的鋰礦。你可能會想,政府為什麼要介入一家私人公司的股權呢?這正是因為美國政府意識到,確保關鍵礦產(如鋰)的穩定供應,對於推動本土製造、實現能源轉型,以及在未來電動車時代中保持競爭力,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以下是鋰礦爭奪戰的主要影響:
事件 | 影響 |
---|---|
川普政府介入Lithium Americas | 確保鋰礦供應,支持能源轉型 |
通用汽車投資Lithium Americas | 掌控電池原材料供應,穩定生產 |
此舉不僅展現了政府對於掌握關鍵礦產供應鏈的強烈意圖,也說明即使像川普政府這樣對某些能源轉型政策態度複雜的政府,也高度重視國家資源的安全。同時,汽車製造商也嗅到了危機。例如,全球汽車巨頭通用汽車(GM)就已投資了Lithium Americas,並獲得了其未來鋰產能的購買權。這代表了車廠不願坐等原材料價格波動或供應不穩,而是積極向上游延伸,試圖直接掌控電池原材料的供應,以確保自家電動車生產的長期穩定性與成本優化。
這場「鋰礦爭奪戰」不僅發生在美國,全球主要經濟體都在積極佈局。理解這些礦產供應鏈的動態,對於我們判斷未來電池成本、電動車市場的發展,乃至於國際關係的走向,都至關重要。
從Moxion Power的破產,到保羅·赫爾斯坎普和他的Anode Technology Company的重生,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家公司的起伏,更是整個「氣候科技」產業在探索中前行的縮影。這趟旅程充滿了挑戰,從融資的困難、商業模式的選擇,到技術的突破和供應鏈的穩定,每一步都考驗著創業者的智慧與韌性。Anode透過委託製造、輕巧電池設計以及人工智慧應用,展現了從失敗中學習並迭代創新的能力,為我們描繪了一個更精簡、更高效的行動電池解決方案的藍圖。
同時,電動車市場對高鎳電池等高能量密度解決方案的需求,以及鋰礦在全球地緣政治中的關鍵地位,都預示著一個加速變革的時代。未來的能源轉型格局將更加複雜,技術創新與政府政策佈局將緊密相連。對於所有對科技、財經有興趣的你而言,理解這些動態變化,將是掌握新興產業脈動,做出明智判斷的關鍵。
投資有風險,本文僅為資訊分享與知識教育目的,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讀者應自行研究並諮詢專業人士,為自己的投資決策負責。
Q:Moxion Power為什麼會破產?
A:Moxion Power採用了「一手包辦」的製造模式,導致資金投入和管理複雜度過高,最終無法持續運營。
Q:Anode的委託製造模式有哪些優勢?
A:委託製造模式讓Anode專注於產品設計和技術創新,降低資本支出和營運風險,提升運營效率。
Q:高鎳電池為什麼在電動車市場重新受到重視?
A:高鎳電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能減輕車輛重量並延長續航里程,滿足電動車對更長續航和更高效能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