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科技新創迎來資金盛宴,Notion Capital 籌募1.3億美元填補後繼資金缺口?

引言:歐洲科技的成長方程式,你解開了嗎?

在全球經濟變動不居,科技巨頭間的競爭也日益白熱化的今天,歐洲的科技新創生態系統正面臨一場關鍵的成長考驗。你可能好奇,歐洲在全球科技版圖中,究竟扮演什麼角色?它能否擺脫長期以來被視為「資金後繼無力」的困境,培養出足以與美國、亞洲匹敵的全球領先企業?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剖析近期歐洲風險投資市場的脈動,看看人工智慧(AI)如何成為引領資金流向的核心驅動力,以及歐洲如何善用內外資源,逐步彌補潛在的成長資金缺口。

我們將一起探索歐洲本土創投基金的最新戰略佈局,了解跨大西洋資金對歐洲市場的影響,並觀察在人工智慧浪潮下,金融科技領域的投資熱點。透過這些分析,你將更清楚地看到歐洲科技創新的現況與未來走向。

以下是歐洲科技新創成長的主要因素:

  • 強大的本土創投支持
  • 跨大西洋資金流動
  • 人工智慧的廣泛應用

歐洲科技新創成長的插圖

本土創投的活水:Ventech與歐洲的深度科技佈局

要談到歐洲科技的成長動能,我們首先不能不提本土風險投資(Venture Capital, VC)基金所扮演的關鍵角色。這些基金就像是科技新創的「活水」,為具潛力的公司提供早期成長所需的資本。最近,歐洲早期風險投資公司Ventech就成功關閉了其第六支基金「Ventech Capital VI」,募資高達1.75億歐元,這不僅創下該公司26年來的最大規模,也展現了市場對歐洲本土創新的信心。

Ventech的投資策略非常明確,其中近一半的資金(約50%)都將投入人工智慧(AI)的垂直應用領域。他們特別看好數位健康、工業軟體、網路安全與主權科技等「深度科技」範疇。這些領域的特點是技術門檻高、研發週期長,但一旦成功,往往能帶來顛覆性的影響。Ventech的合夥人強調,在當前「友善全球化」受阻的背景下,歐洲必須加倍創新,積極培養全球領先的企業,才能有效應對美國科技巨頭在全球市場的主導地位。這意味著,歐洲的資金不再只是「跟風」,而是有意識地在戰略性領域進行深耕,希望從源頭上解決歐洲科技成長的資金需求。

對投資者而言,Ventech的成功募資,也釋放出一個重要訊號:即使面對經濟不確定性,經驗豐富的創投基金依然相信危機是投資良機,能夠孕育出引領下一波產業變革的巨頭。這為許多在早期階段需要大量資本支持的歐洲新創公司,注入了一劑強心針。

以下是Ventech投資策略的重點:

  • 專注於人工智慧應用
  • 投資於深度科技領域
  • 支持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企業

Ventech的投資策略插圖

以下表格顯示了Ventech最近的投資分配:

投資領域 資金分配比例 主要投資項目
人工智慧(AI) 50% 數位健康、工業軟體、網路安全、主權科技
數位健康 20% 健康數據分析平台、遠程醫療服務
工業軟體 15% 製造業自動化工具、企業資源規劃系統
網路安全 10% 防火牆技術、數據加密服務
主權科技 5% 自主研發芯片、國家安全技術

這樣的投資分配策略,使得Ventech能夠在多個高潛力領域中保持競爭優勢,並促進整體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

跨大西洋的資金橋樑:美國投資者與歐洲市場的雙向流動

除了本土基金的努力,國際資本的流動也對歐洲科技的發展至關重要。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美國的投資者會對遠在歐洲的科技新創產生興趣?

根據英國創投公司Dawn Capital的合夥人觀察,自疫情以來,美國投資者對歐洲市場的興趣確實顯著增加。這些來自大西洋彼岸的資金,為歐洲帶來了急需的成長資本,特別是在一些需要大量融資才能擴大規模的階段,美國資金能有效填補歐洲市場可能出現的「後續資金缺口」。然而,歐洲市場本身也存在一些挑戰。

歐洲IPO(首次公開發行)市場相對分散,加上各國法規複雜,這都可能阻礙歐洲新創企業順利上市,並從公開市場獲得充足的長期成長資金。這形成了一個有趣的現象:一方面,美國的資本為歐洲帶來了活水;另一方面,歐洲本身也需要思考如何優化其資本市場結構,讓本土的創新成果能更順暢地走向國際。以下表格簡要比較了歐洲與美國資本市場在某些方面的特性:

歐洲與美國資本市場比較插圖

特性 歐洲市場 美國市場
IPO 市場結構 相對分散,多國獨立交易所 較為集中,大型交易所主導
法規環境 各國差異大,可能較複雜 相對統一,利於企業規模化
早期創投資金 日漸成長,但規模仍待擴大 資金池龐大,競爭激烈
後續成長資金 可能出現缺口,需國際資本補足 相對充裕,能支持大型企業成長

這些特性顯示了歐洲在資本市場方面的挑戰,也突顯了美國市場在支持企業成長方面的優勢。為了克服這些挑戰,歐洲需採取一系列策略來優化其資本市場結構,促進更多的本地企業能夠順利上市並吸引長期投資。

另外,歐洲投資者對特定領域的偏好也影響了資金的流向。以下是美國投資者在歐洲市場中投資的主要領域:

  • 金融科技(FinTech)
  • 人工智慧(AI)應用
  • 數位健康與生物科技

歐洲科技新創成長的插圖

人工智慧領航:金融科技投資的新浪潮與歐洲的機會

談到科技投資,人工智慧(AI)絕對是當前最炙手可熱的關鍵詞。你會發現,不論是在哪個領域,只要與AI沾上邊,就更容易吸引到投資者的目光。即使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金融科技(FinTech)投資總體呈現放緩趨勢,交易量和融資總額都有所下降,但AI依然是推動投資的核心驅動力。

為什麼AI這麼重要?簡單來說,它能讓金融服務更有效率、更個人化,也能更精準地管理風險。許多成功獲得大筆融資的公司,都是因為巧妙地將AI融入產品或服務中。例如:

  • 美國的金融操作平台Ramp,獲得2億美元E輪融資,估值高達160億美元,它利用AI來優化支付、採購等財務效率。
  • AI可觀察性平台Coralogix籌得1.15億美元E輪融資,估值超過10億美元,專注於擴展AI與安全能力。
  • 邁阿密支付基礎設施公司Payabli也拿到2,800萬美元B輪融資,將部署AI功能來提升客戶體驗和偵測詐欺。

這些案例雖然主要發生在美國,但它們描繪了全球金融科技投資的趨勢:資金正高度集中在能夠利用AI提升核心競爭力的新創公司。對歐洲來說,這既是挑戰也是機會。歐洲本土的創投基金(如Ventech將50%資金投向AI)正緊跟這波浪潮,積極尋找並支持那些在AI領域有獨到見解的歐洲新創。像柏林的基金科技公司NaroIQ獲得65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致力於簡化ETF與基金創建,法國的財富科技公司XFOLIO獲200萬美元種子輪融資開發AI驅動的財富管理平台,以及英國外匯金融科技公司Glyde籌集45萬英鎊提供更透明的跨境轉帳服務,都顯示了歐洲在特定利基市場的創新活力和對AI技術的採納。

此外,你可能沒想到,就連數據中心對電力的巨大需求,都與AI發展息息相關。因為AI模型的訓練和運作需要龐大的算力,這導致美國公用事業公司正大幅提高資本支出,以升級電網基礎設施。這進一步印證了AI對全球經濟和基礎建設的深遠影響,也提醒我們,投資科技不只是看軟體,更要看背後硬體與能源的需求。

以下是AI在金融科技中的應用優勢:

  • 提高交易效率
  • 增強風險管理
  • 個性化客戶服務

總結與前瞩:歐洲科技的未來之路

綜合來看,歐洲科技新創正處於一個充滿轉機與考驗的關鍵時期。我們看到,以Ventech為代表的本土風險投資基金正積極壯大,為歐洲的深度科技和人工智慧領域注入強勁的資金活水。同時,美國投資者對歐洲市場日益增長的興趣,也為歐洲補足了部分後續成長的資金缺口,形成了跨大西洋的資本橋樑。

人工智慧無疑是當前科技投資的核心驅動力,它不僅重塑了金融科技等產業的服務模式,也引導著全球資本的流向。歐洲的新創公司若能持續在AI應用、數位健康、網路安全等領域展現創新實力,並善用這些新興的成長基金與跨國資本,將有望在全球科技版圖中佔據更為重要的戰略位置。

然而,我們也必須正視挑戰。歐洲資本市場的分散性與法規的複雜性,仍是阻礙本土新創規模化和國際化的因素。未來,歐洲需要持續優化其本土市場結構,簡化法規,才能確保這些創新的果實能夠順利轉化為具備全球競爭力的商業實力。這場關於歐洲科技未來的成長方程式,仍有許多變數待解,但方向已經越來越明確。

【重要免責聲明】 本文旨在提供科技與財經資訊分析,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或誘因。所有讀者應自行評估風險,並在做出投資決策前諮詢專業財務顧問。本文不對任何基於本文內容而產生的投資損益負責。

常見問題(FAQ)

Q:歐洲的科技新創生態系統目前面臨哪些主要挑戰?

A:歐洲科技新創面臨的主要挑戰包括資本市場的分散性、法規的複雜性以及後續成長資金的缺口。這些因素限制了新創企業的規模擴展和國際化進程。

Q:Ventech在歐洲科技投資中扮演什麼角色?

A:Ventech作為本土風險投資基金,為歐洲科技新創提供早期資本,特別是在人工智慧和深度科技領域的投資,助力企業成長並提升競爭力。

Q:人工智慧對歐洲金融科技產業有哪些影響?

A:人工智慧提升了金融科技的交易效率、風險管理能力和客戶服務的個性化,吸引了大量投資,推動了金融科技的新一輪發展。

Finews 編輯
Finews 編輯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新聞網,立志把艱澀的財經、科技新聞用最白話的方式說出來。

文章: 5816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