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回顧:Ram 皮卡為何放棄純電?

“`html

市場風向變了?Ram 為何捨棄純電皮卡,轉投增程懷抱

你曾想過電動車的未來會是什麼樣子嗎?當全球汽車產業一股腦地投入純電動車(BEV)的懷抱時,車廠巨頭 **Stellantis** 旗下專攻卡車的 **Ram** 品牌,卻做出了一項令人跌破眼鏡的策略調整。他們宣布終止純電動全尺寸皮卡 **Ram 1500 REV**(原名 Ramcharger)的開發計畫,將目光轉向了 **增程型電動車**。

ain_2.jpg" alt="Ram 電動卡車在崎嶇地形上行駛">

這項決策背後的原因其實不難理解:北美市場對全尺寸純電動卡車的需求成長,似乎不如預期那麼強勁。或許是充電設備尚未普及,也或許是消費者對純電車的續航里程仍有疑慮,總之,Ram 察覺到了市場的變化,決定不再硬著頭皮走純電路線。相反地,他們將開發重心轉移到增程型電動皮卡 **Ram 1500 REV** 上。這款車型結合了電池動力與燃氣發電機,預計續航里程可高達驚人的 690 英里(約 1110 公里),有望成為半噸級皮卡市場的新標竿。對許多需要長途行駛或經常拖曳重物的皮卡車主來說,這樣的設計無疑是更務實、更具彈性的選擇。

  • 市場需求未如預期增長,尤其是在北美地區。
  • 充電基礎設施的不足影響了消費者的購買意願。
  • 消費者對純電車的續航里程存在顧慮。

Stellantis 電動化大計的挑戰:從雄心勃勃到策略調整

回顧過去,**Stellantis** 對電動化的雄心壯志可謂眾所皆知。他們曾訂下宏偉目標,計畫到 2030 年底前,在美國推出超過 25 款全新純電動車型,展現對電動車市場的強烈企圖心。然而,現實的挑戰卻讓這艘大船不得不調整航向。

**Ram 1500 REV** 的純電動版本,從概念車亮相到實際生產,可說是一波三折。原定 2024 年量產的計畫,先是推遲到 2025 年,最終在 2024 年底,Stellantis 徹底取消了純電動版本的開發。這段開發時程的頻繁延宕,加上最終的策略轉向,都透露出 **Stellantis** 在面對變動的市場環境時,必須靈活應變、重新評估其 **電動化策略** 的現實。這不僅是技術上的考量,更是對市場需求、生產能力和消費者接受度等多重因素的綜合權衡。從現在起,我們將看到 **增程型 Ram 1500 REV** 成為主打,預計於 2026 年開始生產,這也標誌著 **Stellantis** 在電動化道路上的一個重要轉捩點。

Ram 1500 REV (純電與增程版) 開發時程比較
車型版本 開發狀態 預計生產時間 (原定) 實際生產時間 / 策略變動 備註
Ram 1500 Revolution BEV Concept (純電動) 終止開發 2024 年 2024 年底取消開發 因北美市場需求放緩
Ram 1500 REV (增程型電動車) 持續開發中 無特定原定 2026 年開始生產 結合電池與燃氣發電機,續航可達 690 英里

Ram 電動卡車在崎嶇地形上行駛

特斯拉困境看產業縮影:電動皮卡市場的真實挑戰

或許你會好奇,為什麼會突然有這麼大的策略轉變?其實,這不只是 **Ram** 一家的問題,整個北美 **電動車市場**,特別是 **電動皮卡** 領域,正經歷一股逆風。我們可以從 **特斯拉**(Tesla)這個電動車龍頭所遭遇的困境中,窺見整個產業的縮影。

以 **特斯拉 Cybertruck** 為例,這款外型極具未來感的 **電動皮卡**,自推出以來就面臨不少挑戰。首先是 **品牌形象** 問題,創辦人 **伊隆·馬斯克**(Elon Musk)的政治立場,讓部分消費者對特斯拉產生了負面觀感,甚至因此選擇出售手中的特斯拉電動車。其次,**Cybertruck** 在市場上還面臨交付量下滑、**二手車價值** 下跌,以及生品質問題導致的 **車輛召回**。例如,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就曾對 **Cybertruck** 發布召回通知,指出其面板問題。

Ram 電動卡車在崎嶇地形上行駛

有車主反映,他們開著 **Cybertruck** 在路上,甚至會遭受旁人的敵意對待,甚至車身面板出現銹蝕或變色的問題。這些現象都共同描繪出一個比預期更複雜、更具挑戰性的 **電動車普及** 圖景。消費者對於新興電動車型的信心、實際使用體驗,以及長期的維護成本,都是決定市場走向的關鍵因素。當 **特斯拉** 這樣的領頭羊都面臨這些挑戰時,其他 **汽車製造商** 自然會更加謹慎地審視自己的 **純電動卡車** 產品布局。

  • **品牌形象受損:** 部分消費者因創辦人伊隆·馬斯克的爭議性言論,轉而購買其他品牌的電動車。
  • **交付量下滑:** 特斯拉在 2025 年初的交付量數據顯示出下降趨勢,影響市場信心。
  • **二手車價值下跌:** Cybertruck 等車型在二手市場的價值不如預期,讓初期買家感到失望。
  • **品質與生產問題:** 面板銹蝕、製造瑕疵導致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發布召回,影響消費者對新技術的信任。
電動車市場挑戰因素
挑戰因素 影響描述 相關案例
品牌形象 創辦人的言論影響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度 伊隆·馬斯克的政治立場影響特斯拉銷售
產品品質 車輛面板問題導致召回,影響消費者信心 Cybertruck 面板銹蝕問題
二手車市場 二手價值下跌降低初期購買者的意願 Cybertruck 在二手市場的價值不如預期

增程型電動車:克服里程焦慮的務實解方?

在純電動車面臨挑戰的同時,**增程型電動車** 似乎展現出獨特的市場價值,尤其在緩解消費者 **續航焦慮** 和應對 **充電基礎設施不足** 的方面,它提供了一個務實的解決方案。那麼,什麼是 **增程型電動車** 呢?簡單來說,它結合了純電動車和燃油車的優點。車輛主要由電動馬達驅動,配備電池組,但在電池電量不足時,車載的 **燃氣發電機**(通常是小型 V6 燃氣引擎)會啟動,為電池充電或直接為馬達供電,進而大幅延長續航里程。

Ram 電動卡車在崎嶇地形上行駛

這正是 **Ram 1500 REV 增程型電動車** 的核心優勢。憑藉其 690 英里的超高續航能力,它讓皮卡車主可以在日常使用中享受電動車的寧靜與環保,同時又不必擔心長途行駛或前往充電站不便的地區。它像是一位全能型的運動員,既能享受電力驅動的低碳排放,又能保有傳統燃油車的靈活補能方式。對於那些工作需要長途奔波,或是經常拖曳露營車、貨物的使用者而言,**增程型電動車** 能夠提供比純電動車更穩定的行駛保障。在電動車充電設施尚未完全普及的現階段,這種技術路線無疑提供了一個更具彈性且實用的過渡方案,滿足了部分消費者對電動化又想避免「里程焦慮」的雙重需求。

  • 結合電池動力與燃氣發電機,提供更長續航里程。
  • 減少消費者對充電設施不足的擔憂。
  • 提高車輛在長途行駛及重物拖曳時的穩定性。
純電動車與增程型電動車比較
特徵 純電動車 增程型電動車
主要動力源 電池組 電池組 + 燃氣發電機
續航里程 較短,依賴充電基礎設施 延長至約 690 英里(1110 公里)
環保性 高,零排放 較高,因為可在必要時使用發電機

你該如何看待電動車的多元發展路徑?

**Ram** 品牌終止純電動皮卡開發,轉而投入 **增程型電動車** 的懷抱,這項決策不僅僅是單一車廠的戰略調整,更是對整個 **電動車市場** 現況的一次深刻反思。它提醒我們,通往全面電動化的道路並非只有一條,也不是所有地區、所有車型都適合純電動模式。市場需求、技術成熟度、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消費者的接受度,這些複雜的因素共同作用,正在塑造電動車產業的未來。

未來,我們很可能會看到 **汽車製造商** 採取更靈活、更多元的技術路線圖。純電動車、增程型電動車、混合動力車,甚至燃料電池車,都可能在不同的市場區隔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對於身為消費者的你,這意味著你有更多選擇,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和使用習慣,選擇最適合自己的電動化解決方案。**Stellantis** 的這次轉型,正是產業在摸索中前進的一個生動寫照,也預示著電動車的發展將會比我們想像的更加豐富多元。

電動車多元發展路徑
技術路徑 優點 挑戰
純電動車 (BEV) 零排放、維護成本低 續航里程有限、充電設施需求高
增程型電動車 (EREV) 長續航、減少里程焦慮 複雜的機械結構、略高的成本
混合動力車 (HEV) 節能減排、續航能力強 較高的燃油依賴、維護成本
燃料電池車 (FCEV) 快速加氫、長續航 氫氣基礎設施不足、成本高昂

重要提醒

本文僅為一般性資訊分享與市場分析,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文章中提及的任何公司、產品、技術或市場趨勢,其表現可能受多種因素影響。讀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自行進行充分研究,並諮詢專業財務顧問的意見。

常見問題(FAQ)

Q:增程型電動車和純電動車有何不同?

A:增程型電動車除了搭載電池供電外,還配備燃氣發電機,可以在電池電量不足時提供額外的續航能力;純電動車則完全依賴電池供電。

Q:增程型電動車是否更環保?

A:相對於傳統燃油車,增程型電動車在純電模式下具有零排放優勢,但因為搭載燃氣發電機,環保表現略遜於純電動車。

Q:目前北美市場對增程型電動車的接受度如何?

A:北美市場對於需要長途行駛及重物拖曳的用戶而言,增程型電動車提供了更實用的解決方案,因此逐漸受到關注和接受。

“`

Finews 編輯
Finews 編輯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新聞網,立志把艱澀的財經、科技新聞用最白話的方式說出來。

文章: 4831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