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你曾想過,未來科技會如何改變我們的世界?或者,如果你是個有想法的創業者,該如何在快速變動的市場中脫穎而出,甚至成功上市?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就在每年一度的科技盛會「TechCrunch Disrupt 2025」中。從 2025 年 10 月 27 日至 29 日,全球的創業家、投資人與科技領袖將齊聚舊金山,共同探索人工智慧(AI)的無限潛力,以及新創公司從零到成功的關鍵路徑。
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 TechCrunch Disrupt 2025 的兩大核心舞台——「AI 舞台」與「公開上市舞台」的精華內容。我們將會拆解複雜的 AI 概念、探討新創募資的秘訣,並一窺資本市場的最新動態,幫助你理解這些前沿資訊,為你的未來做好準備。
在 TechCrunch Disrupt 2025 的「AI 舞台」上,你可以感受到一股前所未有的創新浪潮。什麼是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簡單來說,它就像一個擁有無限創意的魔法師,能夠創造出文字、圖片、音樂甚至程式碼,徹底改變我們資訊發現與應用方式。想像一下,未來你的手機 App 不再需要手動編寫所有程式碼,部分工作將由 AI 代勞,這是不是很酷?Hugging Face 等公司將會深入探討 AI 基礎設施如何快速演進,以及各種模型、框架和平台之間的競爭,如何定義未來的 AI 發展趨勢。

但 AI 的影響不僅止於虛擬世界。實體人工智慧(Physical AI)正逐步將 AI 從螢幕帶入現實生活,這包含我們熟悉的自動駕駛技術,甚至是科幻電影裡的人形機器人。例如,Wayve 將分享他們在AI 優先自駕技術上的進展,如何透過真實數據訓練,讓車輛變得更聰明。而 Apptronik 和 Waabi 等公司,則會討論像自駕卡車和人形機器人這類裝置,要如何才能大規模部署,克服部署過程中的種種挑戰。這些技術發展,將徹底改變我們的交通、製造甚至日常生活。

以下是 AI 應用領域的一些亮點:

為了更清晰地了解 AI 在不同領域的發展,以下是幾個關鍵領域的詳細比較:
| 領域 | 優勢 | 應用案例 |
|---|---|---|
| 生成式 AI | 創意生成、自動化流程 | 內容創作、程式碼生成、智能客服 |
| 實體 AI | 實際應用、提升效率 | 自動駕駛、智能製造、人形機器人 |
| 對話式 AI | 提升互動性、個性化服務 | 虛擬助理、客戶服務、教育輔助 |
如果你是一位創辦人,想要讓你的新創公司能夠持續成長,甚至是成功上市,那麼「公開上市舞台」的議程絕對是必聽內容。在變動快速的資本市場中,早期募資策略是新創公司能否存活的關鍵。頂尖創投會告訴你,A 輪募資成功的關鍵指標是什麼,以及在向投資人提案時,最常犯的錯誤有哪些。就像你準備大學學測一樣,了解考點、避免失誤,才能拿到高分!
當公司開始成長,如何規模化(Scale Up)就成了下一個課題。像 Zoom 這樣的公司,如何在突破性成功後繼續擴展新市場、推出新產品,並在快速擴張中保持創新?同時,也有許多新創公司選擇維持私有化狀態(Staying Private),而非急著上市。Andreessen Horowitz 等知名創投會探討,新創公司保持私有化狀態的時間拉長,對於公司估值增長和整個創投格局的變化有什麼影響?這關係到你的公司究竟是要走一條慢而穩的路,還是要快速衝刺。
一份好的「市場進入策略(Go-to-Market, GTM)」是新創成功的基礎,而現在,AI 正在重塑這一切。CapitalG、Premise 與 Nextdoor 會分享 AI 如何從銷售、行銷到客戶成功,全面改變新創公司接觸並贏得客戶的方式。如果不將 AI 融入你的 GTM 引擎,你可能就會被快速變化的市場淘汰。此外,Chime 的創辦人也會分享,如何在市場波動中仍能建立永續公司的經驗,從紀律性的規模化到最終的公開上市之路,這都是寶貴的實戰智慧。
最後,任何新創公司都必須思考退出策略(Exit Strategy)。你是希望公開上市(IPO)、被大型企業收購,還是選擇長期維持私有化?Sapphire Ventures 與 Renegade Partners 將討論,如何及早且策略性地規劃退出,包括最佳時機、需要關注的關鍵指標以及投資人的期望。這就像你規劃未來升學或職涯一樣,提早思考,才能做出最有利的選擇。
| 策略 | 關鍵指標 | 成功因素 |
|---|---|---|
| 早期募資 | 投資人信任、業務成長率 | 清晰的商業模型、強大的團隊 |
| 規模化 | 市場佔有率、產品多樣化 | 持續創新、有效的市場拓展 |
| 退出策略 | 公司估值、投資回報率 | 策略性規劃、合適的市場時機 |
對於投資人來說,AI 浪潮提供了巨大的機會,但也帶來了新的挑戰。TechCrunch Disrupt 2025 會探討創投公司對 AI 新創的投資偏好,哪些領域最受青睞?投資人又會如何評估這些新創的防禦策略與成功要素?Kindred Ventures、Cowboy Ventures 等創投會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同時,在當前流動性緊縮的創投市場中,有限合夥人(Limited Partners, 簡稱 LPs,也就是出資給創投基金的投資者)如何評估新基金管理者,而普通合夥人(General Partners, 簡稱 GPs,也就是管理創投基金的專業人士)又該如何與 LPs 建立長久的合作關係,以確保資金的持續流入?
全球高科技產業如今也面臨著複雜的地緣政治風險。例如,以色列創新局將探討全球高科技經濟所面臨的挑戰,以及以色列如何支持深科技(Deep Tech)創辦人與投資者,展現產業的韌性。這不僅關乎技術創新本身,更涉及如何在國際變局中找到立足之地。此外,一些富有的家族辦公室(Family Office)也越來越活躍於新創投資,他們會分享如何尋找優質交易、做出投資決策,以及進行多世代投資的策略。多元的資本來源,正是新創生態系保持活力的關鍵。
創辦人自身的韌性在不確定時期顯得尤為重要。Flexport 的創辦人將分享他們如何在市場波動中建立公司,以及應對個人與市場挑戰的寶貴經驗。這提醒我們,創業不僅是技術與資金的較量,更是意志與智慧的考驗。
| 因素 | 描述 | 影響 |
|---|---|---|
| 投資偏好 | 創投對特定 AI 領域的偏好與興趣 | 決定資金流向與新創聚焦點 |
| 地緣政治風險 | 國際關係對高科技產業的影響 | 影響技術進步與市場擴展 |
| 家族辦公室投資 | 家族辦公室在新創投資中的角色與策略 | 增加資本來源與多元化投資策略 |
當 AI 技術日益強大,我們也必須正視它在倫理與安全層面的挑戰,尤其是在國家安全與國防領域的應用。國防部高級研究計畫局(DARPA)、Point72 與美國海軍部等機構,正在積極探索 AI 如何塑造下一代國防技術與國家安全創新。從自主系統到先進防禦策略,AI 的快速整合帶來了巨大的機會,但同時也涉及高風險的決策。這些技術的發展,將重塑國際關係與地緣政治的穩定性,值得我們密切關注。
我們該如何確保 AI 的發展是安全且符合倫理的?Anthropic 等公司將探討 AI 模型訓練中的安全與實用性平衡。AI 模型常常面臨一個內在衝突:過於「無害」可能降低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效用,而過於「實用」卻可能產生意想不到的危險。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產業正積極推動「憲法式 AI(Constitutional AI)」和「紅隊策略(Red Teaming)」。憲法式 AI 是一種透過設定一套原則或「憲法」來引導 AI 行為的方法,而紅隊策略則是透過專業團隊模擬惡意攻擊或測試極限情況,找出 AI 系統的潛在漏洞與風險。這些方法對於確保 AI 技術在追求效能的同時,也能兼顧安全與倫理至關重要。
此外,AI 與自動化也正在重塑工作模式。Mercor 將探討 AI 如何重新定義招聘、培訓與生產力,這對未來工作將帶來結構性改變。企業與個人都需要理解這些變革,才能調整人力資源策略與職涯規劃。

| 主題 | 挑戰 | 解決方案 |
|---|---|---|
| AI 安全性 | 平衡實用性與安全性 | 憲法式 AI、紅隊策略 |
| 工作模式變革 | 職位取代、技能落差 | 重新定義招聘與培訓策略 |
| 倫理考量 | AI 偏見、問責制 | 設定行為原則、透明化決策 |
TechCrunch Disrupt 2025 不僅是一場科技峰會,更是一扇窺探未來的大門。從人工智慧的技術突破、商業應用,到新創公司的募資挑戰、上市策略,以及它在倫理、國安、勞動市場等各方面的深遠影響,本次峰會的洞見為當前科技產業畫下藍圖,也指引了未來創新的方向。對於志在顛覆市場的創辦人、尋求高潛力標的的投資人,以及所有關注科技前沿的創新者而言,掌握這些關鍵趨勢,將是在未來財經格局中保持領先的必備利器。
【重要免責聲明】本文僅為教育與知識性說明,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讀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策前,應尋求專業財務顧問的意見,並自行評估風險。
Q:什麼是生成式人工智慧,並如何應用於新創公司?
A:生成式人工智慧是一種能夠創造文字、圖片、音樂等內容的AI技術,新創公司可以利用它來自動化內容創作、提升產品創新能力,從而加速業務發展。
Q:新創公司在早期募資時應該注意哪些關鍵指標?
A:新創公司在早期募資時應該關注投資人信任度、業務成長率以及清晰的商業模型,這些指標能夠提高募資成功的機會。
Q:AI在國家安全領域的應用有哪些主要挑戰?
A:AI在國家安全領域的主要挑戰包括高風險決策、倫理困境以及技術發展可能引發的國際軍備競賽,需謹慎處理以確保安全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