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最近,你是否也注意到關於特斯拉(Tesla)的一些負面新聞,特別是關於它的車門把手問題?這不僅僅是個小瑕疵,而是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已介入調查的重大安全疑慮。究竟這背後隱藏了什麼樣的風險?除了車門,特斯拉還有哪些安全挑戰?而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個人的政治立場,又是如何衝擊這家電動車龍頭的品牌形象和市場表現呢?
今天,我們將帶你深入了解這一切,從特斯拉Model Y的車門把手故障事件,一路探討它在安全、監管與品牌形象上所面臨的多重考驗。即使你不是財經或科技專家,也能輕鬆理解這些複雜的議題。
想像一下,你開車出門,將孩子送到學校後,準備從後座將書包拿出來,結果後車門的把手怎麼拉都打不開。更糟的是,孩子還坐在車內,你卻無法從外部進入車輛,這種情境是不是聽起來很嚇人?這就是近來許多特斯拉Model Y車主遇到的真實困境,並因此引起了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嚴肅關注。

NHTSA(National Highway Traffic Safety Administration),你可以把它想像成美國專門管理汽車安全的政府機構,負責確保我們駕駛的車輛都符合安全標準。他們最近對特斯拉Model Y的車門把手故障問題啟動了初步調查。辦公室缺陷調查(Office of Defects Investigation, ODI)已經收到了九份報告,內容都是關於車主在特定情況下無法從外部開啟車輛的問題。其中最令人擔憂的,就是父母離開車後,無法開啟後車門接送孩子的情境。甚至有四起案例中,車主為了進入車輛,不得不砸破車窗,你可以想像當時的無助與焦慮。
以下是NHTSA目前調查的主要問題:
初步審查顯示,這些問題的根源似乎出在電子門鎖上。當車輛的電池系統電壓不足時,這些電子門鎖就可能無法正常運作。然而,令人費解的是,多數車主在經歷這些問題時,並未收到任何低電壓電池的警告。這意味著,你可能在毫無預警的情況下,面臨車門無法開啟的窘境,這無疑是一個重大的安全隱患。
為了更清楚地了解狀況,以下是幾起案例的摘要:
| 案例編號 | 事件描述 | 後續處理 |
|---|---|---|
| 001 | 後車門無法開啟,車主被迫砸窗 | NHTSA介入調查 |
| 002 | 未收到低電壓警告,車門故障 | 特斯拉發布說明 |
| 003 | 緊急情況下手動釋放裝置操作困難 | 建議特斯拉改進設計 |
儘管特斯拉車輛設有內部手動車門釋放裝置,但操作起來並不容易,尤其對於年幼的兒童來說更是困難重重。許多車主甚至不知道這個手動裝置的存在。若要恢復電子門鎖的電力,過程也相當複雜,需要多個步驟並且要外部電源協助。這在緊急情況下,無疑會增加救援的難度和時間壓力,特別是當兒童受困時,每一分每一秒都彌足珍貴。
這些問題凸顯了幾個關鍵安全考量:
特斯拉的安全疑慮,其實不只停留在Model Y的車門把手。當我們深入探討,你會發現這家電動車巨頭在車輛的整體安全設計上,可能還存在一些更深層次的問題。

首先,讓我們回到車門本身。儘管特斯拉車內有手動開門裝置,但如前所述,操作起來並不如傳統機械門鎖直觀,對於不熟悉操作的乘客,特別是慌亂中的成人或力量不足的兒童來說,是個很大的挑戰。你可能會問,在緊急情況下,如果車輛電力失效,怎麼辦?這時候,如果連最基本的脫困都變成難題,那可就麻煩了。
以下是特斯拉車輛常見的其他安全設計挑戰:
彭博社(Bloomberg)曾報導,特斯拉車輛在碰撞發生後,乘客可能會因為車門設計而受困。這點更令人擔憂,因為在高速碰撞後,車門變形加上電子系統故障的雙重夾擊下,乘客的逃生通道可能被阻斷,這無疑大幅增加了救援的難度與風險。這不禁讓我們思考,一個設計優良的車輛,在極端情況下是否仍能確保乘員的安全?
此外,特斯拉在不同地區的車輛可靠性表現也時常被放大檢視。例如,在丹麥,約有高達四分之一的2020年型特斯拉Model 3在當地安全檢查中未能通過。雖然這可能與當地的檢查標準有關,但也顯示出特斯拉在某些批次或某些區域的品質控制可能存在波動,這也讓消費者對其長期可靠性產生疑慮。這些事件都提醒我們,即使是高科技的電動車,其最基礎的機械與安全設計依然至關重要。
特斯拉的安全設計挑戰包括但不限於:
| 車型 | 安全檢查未通過比例 | 主要問題 |
|---|---|---|
| Model 3 | 25% | 車門鎖故障 |
| Model S | 10% | 自動駕駛系統錯誤 |
| Cybertruck | 15% | 外飾板鬆脫 |
特斯拉近年來可說是監管機構的常客。除了最新的Model Y車門把手調查,NHTSA其實已經對特斯拉進行了多項審查,這也凸顯了特斯拉在應對安全問題上所面臨的持續壓力。
你或許還記得,特斯拉的自動輔助駕駛系統(Autopilot)曾多次因為事故報告延遲或系統本身的問題,被NHTSA仔細檢視。這些系統雖然旨在提升駕駛安全與便利性,但在實際運用中,如果導致事故或誤判,便會引發嚴重的安全疑慮。NHTSA也曾關注過特斯拉的全自動輔助駕駛測試版軟體(Full Self-Driving Beta),針對其在道路上可能存在的潛在風險進行評估。
以下是特斯拉近年的主要召回事件:
不僅如此,特斯拉也不是第一次因設計或製造問題而執行召回。就在前陣子,嶄新亮相的Cybertruck,就因為外飾板可能鬆脫掉落,對道路上的其他車輛造成危害而被迫召回。你可以想像,一輛剛上市不久的皮卡,就出現這樣的問題,這對消費者的信心打擊有多大?
這些頻繁的調查和召回事件,讓我們不禁要問,特斯拉在追求創新和技術領先的同時,是否充分投入在最基礎的品質控制與安全測試上?監管機構的緊盯,也正是為了確保任何新興技術,在進入市場時,都必須滿足最嚴格的公共安全標準。
| 年份 | 召回車型 | 主要原因 |
|---|---|---|
| 2022 | Model S | 自動駕駛系統故障 |
| 2023 | Cybertruck | 外飾板鬆脫 |
| 2024 | Model 3 | 車門鎖定失效 |
談到特斯拉,我們無法繞開它的靈魂人物——伊隆·馬斯克(Elon Musk)。他的言行舉止,從創新理念到個人政治立場,都對特斯拉這個品牌產生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然而,近來馬斯克在政治上的活躍,似乎正讓特斯拉付出沉重的代價。
你或許會好奇,執行長的政治言論跟買車有什麼關係?但對許多消費者來說,企業領導人的價值觀,常常會反映在品牌上。根據報導,馬斯克的某些政治活動和發言,已經引發了部分特斯拉車主和公眾的強烈不滿。這些不滿不僅止於口頭批評,更導致了部分特斯拉車輛遭到破壞,品牌的聲譽也因此受損。更直接的是,許多原本是忠實粉絲的消費者,因為不認同馬斯克的言行,開始考慮出售他們的特斯拉電動車,或是重新評估是否要購買特斯拉的新車。
這種消費者的疏離,很快就反映在了市場數據上。特斯拉的二手車價近期出現了顯著的下降,甚至成為過去30天內二手車市場中價格跌幅最大的製造商。這不僅讓現有車主蒙受資產貶值的損失,也讓潛在買家對特斯拉的保值性產生疑慮。
以下是市場反應的主要影響:
新車銷量也拉起了警報。特斯拉在2025年初的交車量,相比2024年同期減少了足足5萬輛,創下2022年底以來的最低紀錄。你可以看到,領導人個人的形象,正在直接影響公司的財務表現和市場競爭力。甚至有特斯拉的車身改裝業者,因為感覺到市場風向的轉變,開始考慮將業務擴展到所有電動車品牌,不再只專注於特斯拉。這都證明了,在當今社會,企業領導人的公眾形象,已經成為影響品牌成功與否的關鍵因素之一。
以下是馬斯克政治活動對特斯拉的具體影響:
| 影響項目 | 具體表現 | 後續影響 |
|---|---|---|
| 品牌聲譽 | 負面公眾評價增加 | 消費者信任度下降 |
| 銷量 | 新車交付量減少 | 市場份額縮小 |
| 二手車價 | 價格顯著下跌 | 車主資產貶值 |
從Model Y的車門把手故障,到更廣泛的安全設計疑慮,再到NHTSA不斷的監管與頻繁的召回,以及伊隆·馬斯克個人政治立場對品牌形象和銷量的衝擊,特斯拉正經歷一個多重挑戰的關鍵時期。
你可能會問,這對電動車產業意味著什麼?對特斯拉的未來又有何影響?這些問題提醒我們,即使是市場上的創新者,也必須持續專注於產品的品質控制、嚴謹的安全測試,並審慎管理企業的公眾形象與消費者信任。畢竟,沒有人希望在享受科技便利的同時,卻要擔心最基本的安全問題。
特斯拉能否有效應對這些挑戰,並重新贏得市場的信任,將是我們未來持續關注的焦點。畢竟,它的表現不僅影響自身,也將對整個電動車產業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啟示。
【免責聲明】本文僅為教育與知識性說明,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獨立思考並諮詢專業意見。
Q:特斯拉Model Y的車門把手故障有多普遍?
A:截至目前,NHTSA已收到九份關於Model Y車門把手故障的報告,顯示該問題雖不極為普遍,但涉及車主日常使用的安全性。
Q:特斯拉如何應對NHTSA的調查?
A:特斯拉已發布相關說明,並開始檢討車門設計,考慮加強電子門鎖的穩定性與增設低電壓警告系統。
Q:馬斯克的政治言論會對特斯拉的銷量產生長期影響嗎?
A:目前來看,部分消費者已因馬斯克的政治立場而重新評估購車選擇,這可能在短期內對銷量造成負面影響,長期影響則取決於特斯拉如何管理其品牌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