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工程師涉竊1.8萬份機密 英特爾提告索賠775萬

國際油價飆升:供需失衡下的市場反應

近來,國際油價展現出強勢上揚的趨勢,西德州中級原油(WTI)和布蘭特原油的價格均已超過每桶90美元,達到2022年11月以來的新高峰。這股連續六週的漲勢,主要源自全球主要產油國如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延長減產協議、全球石油需求保持穩健增長,以及美國原油庫存連續下滑等多項因素的共同作用。油價的快速拉升,不僅凸顯了供需格局的轉變,也為全球經濟帶來新挑戰,尤其在通膨壓力與貨幣政策調整方面,影響力不容小覷。舉例來說,過去類似的高油價時期,曾導致能源密集型產業成本激增,進而波及整體經濟復甦步伐。

國際油價上漲趨勢圖示

連續六週走揚,突破關鍵價位

過去六週,國際油價持續穩步攀升,市場氛圍明顯轉熱。在紐約商業交易所(NYMEX),西德州中級原油期貨收盤價來到每桶90.77美元,當週漲幅約1.8%;倫敦的布蘭特原油期貨則升至每桶93.93美元,漲幅達2.4%。這兩個基準油價皆刷新了2022年11月後的最佳水準,市場參與者對原油供應短缺的疑慮,正逐漸轉化為實際的價格壓力。這種走勢不僅反映了短期投機情緒,也暗示長期供需不穩定的隱憂。

原油期貨價格走勢圖

沙俄減產是主要推手

推動這波油價上漲的關鍵動力,來自主要產油國的供應控制策略。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近日宣布,將自願減產措施延長至2023年底,其中沙烏地阿拉伯每日減產100萬桶,俄羅斯則減產30萬桶,合計每日抽離市場約130萬桶原油。這項政策,疊加石油輸出國家組織與夥伴國(OPEC+)的自願減產計劃延續至2024年底,進一步壓縮了全球原油可用量。路透社報導指出,此舉直接刺激了油價的跳漲,強化了市場對供應收緊的預期。事實上,OPEC+的類似行動在歷史上多次引發油價波動,顯示產油國在平衡市場穩定與財政需求間的微妙操作。

OPEC+減產協議影響圖示

全球需求強勁與庫存急劇下降

即使油價居高不下,全球原油需求仍舊保持韌性,尤其是中國等亞洲經濟體的復甦帶動了進口量回升。同時,美國原油庫存的快速消耗,更讓供應緊張的訊號變得清晰。根據美國能源情報署(EIA)最新數據,上週美國原油庫存下滑630萬桶,前一週則是減少1060萬桶,這種連續去庫存現象,凸顯出生產端難以跟上消費端的步伐。國際能源署(IEA)在2023年9月的石油市場報告中預測,儘管高油價可能抑制部分需求,但整體全球石油消費仍將維持增長軌道。這種供需拉鋸,不僅加劇了市場波動,也為能源轉型的長期規劃增添變數。

油價上漲的廣泛經濟影響

通膨風險再起

國際油價的連續走高,對全球經濟帶來直接衝擊,最明顯的就是通膨壓力的再度湧現。能源費用是製造和物流的核心成本,油價拉升會迅速推升汽油、柴油和電費等,進而滲透到日常商品和服務定價中。這股壓力,可能迫使各國央行重新評估政策方向,原定的降息時程或許延後,取而代之的是維持高利率甚至加息來壓制物價上漲。舉過去的經驗來看,2010年代中期的油價高峰,就曾讓多國通膨率超出目標,央行不得不介入穩定。

對全球經濟復甦的挑戰

除了通膨,高油價還可能拖累全球經濟的復甦節奏。作為產業運轉的基礎燃料,油價上漲會抬高企業開支,尤其對製造、物流和航空等能源密集產業影響深遠。這不僅壓縮公司獲利空間,還可能降低投資熱度和就業機會。對一般民眾來說,油料費用的增加會侵蝕可支配收入,進而抑制消費意願。在當今地緣政治與經濟不穩定的環境下,高油價無異於火上澆油,讓復甦之路更添曲折。政策制定者或許需透過補貼或綠能投資來緩解這些衝擊。

小結

國際油價衝破每桶90美元關卡,清楚顯示全球石油市場的供需失衡正日益嚴重。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的減產延長、需求端的堅實支撐,以及美國庫存的持續下滑,皆是這波漲勢的幕後推手。不過,油價的持續高檔運作,也隱含通膨復燃與經濟復甦放緩的隱憂。各國政府和央行勢必將緊盯油價動態,及早部署對策,以減輕潛在的經濟衝擊。

近期國際油價為何會連續上漲?

近期國際油價連續上漲主要有三個原因:

  • 主要產油國減產: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決定延長其自願減產協議至2023年底,每日從市場上移除約130萬桶原油供應。
  • 全球需求強勁:儘管油價高漲,全球對原油的需求依然旺盛,特別是來自中國的需求。
  • 原油庫存下降:美國原油庫存持續大幅減少,加劇了市場對供應吃緊的擔憂。

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的減產對油價有何影響?

沙烏地阿拉伯和俄羅斯延長減產協議,每日總計減少130萬桶原油供應,直接導致全球市場原油供應量減少。在需求不變甚至增強的情況下,供應量的減少會推高原油價格,因為市場競爭有限的資源。

高油價對全球經濟可能帶來哪些潛在影響?

高油價對全球經濟可能帶來多重潛在影響:

  • 通膨風險再起:能源成本上升會傳導至各行各業,推高商品和服務價格,加劇通膨壓力。
  • 貨幣政策壓力:各國央行可能面臨維持高利率或進一步升息以抑制通膨的壓力,這可能影響經濟增長。
  • 企業營運成本增加:特別是依賴能源的產業(如運輸、製造),其營運成本將大幅上升,可能影響利潤和投資。
  • 消費者購買力下降:燃料費用的增加會壓縮家庭可支配收入,進而影響消費支出。

國際油價上一次突破每桶90美元大關是什麼時候?

根據文章內容,國際油價(西德州中級原油和布蘭特原油)上一次突破每桶90美元大關是在2022年11月。

Finews 編輯
Finews 編輯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新聞網,立志把艱澀的財經、科技新聞用最白話的方式說出來。

文章: 6494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