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WWDC 2025 將展示蘋果如何推動 Apple Intelligence 的發展,探索 AI 應用的具體案例和伴隨的軟體革新,值得你關注。
蘋果年度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 2025)即將登場,科技圈的目光再次聚焦於這家巨頭在人工智慧(AI)領域的最新動態。特別是Apple Intelligence,這個被蘋果視為未來核心動力的 AI 框架,預期將在本次大會上展示更深度的軟體整合與功能強化。你可能好奇,在生成式 AI 百花齊放的今天,蘋果會端出什麼令人驚豔的技術?又面臨哪些挑戰?這篇文章將帶你一起深入了解。
我們將一起探索,WWDC 2025 上預計會有哪些具體的 Apple Intelligence 應用亮相?蘋果如何透過與外部 AI 領頭羊如 OpenAI、Anthropic 合作來加速其 AI 進程?同時,我們也會談談一些關鍵 AI 功能為何傳出延遲,以及這背後可能的考量。最後,別忘了,WWDC 也是蘋果各平台軟體更新的盛會,預期在 iOS 26 等系統上會看到哪些使用者介面的新變化呢?讓我們一步步拆解。
在本次 WWDC 2025 上,蘋果預計會展示一系列更貼近你我日常使用的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顯示其正在努力將 AI 從概念落地到具體應用。想像一下,你的 iPhone、iPad 或 Mac 將變得更聰明、更個人化。
一個重要的更新是系統級別的翻譯功能擴展。未來,你不僅可以在特定的翻譯 App 中使用,就連在訊息應用程式(Messages)或電話應用程式(Phone)中,可能也能夠獲得更流暢、更智慧的翻譯協助。甚至有報導指出,AirPods 有望支援即時對話翻譯,這對於跨語言交流來說,無疑是一大突破,讓你在與外國朋友通話或面對面交流時,都能更輕鬆地理解對方。
另一個備受關注的亮點是捷徑應用程式(Shortcuts)的 AI 強化。過去,設定捷徑可能需要一些邏輯思考和操作步驟,但未來,藉助 Apple Intelligence,你或許可以直接用自然語言描述你想要自動執行的任務,例如「下班回家時幫我開啟暖氣並播放輕鬆的音樂」,AI 就能理解並自動建立對應的捷徑。這大大降低了自動化操作的門檻,讓更多人能夠享受到智慧便利。
此外,還有一些有趣的生成式 AI 功能,例如 Genmoji。這是一種能讓你根據文字描述來創造獨特表情符號的功能,甚至可以混合(Mixmoji)不同的概念來產生新奇的圖案。在 iOS 26 中,我們也可能看到 AI 驅動的電池管理模式,它能更智慧地學習你的使用習慣,最佳化充電與放電策略,進一步延長電池壽命。
開發尖端的人工智慧,特別是大型語言模型(LLM),需要龐大的運算資源、數據以及專業人才。蘋果雖然技術實力堅強,但在某些特定領域,選擇與外部頂尖公司合作,是快速推進其 Apple Intelligence 發展的有效策略。這也是本次 WWDC 2025 一個值得觀察的重點。
目前,最受矚目的合作對象是 OpenAI。蘋果已經與 OpenAI 達成協議,將其最新的 GPT-4o 模型整合到 Apple Intelligence 中,特別是用於強化 Siri 的能力,使其能夠處理更複雜、更具對話性的請求。這意味著未來的 Siri 將不再只是簡單的指令執行者,而是更能理解上下文、進行更深入互動的智慧助理。
除了 OpenAI,蘋果據傳也與 Anthropic 有合作,將其開發的 Claude 模型整合到開發者工具 Xcode 中,用於提供程式碼輔助,甚至被開發者戲稱為「vibe-coding」,意味著 AI 能夠理解更抽象的編碼意圖。這顯示了蘋果不僅在使用者端應用 AI,也將 AI 引入開發者工作流程,提升效率。
還有報導指出,蘋果可能正在與 Google 洽談,考慮將其 Gemini 模型也納入合作選項。這種多方合作的策略,讓蘋果能夠彈性地選擇不同廠商在特定領域最強的 LLM 技術,同時也可能為使用者提供模型選擇的彈性,這在競爭激烈的 AI 市場中,是一種務實且具前瞻性的做法。
儘管 Apple Intelligence 有許多令人期待的亮點,但也並非一帆風順。彭博記者 Mark Gurman 等多方消息都指出,部分原先計畫推出的關鍵 AI 功能傳出延遲,可能不會在本次 WWDC 2025 上與大家見面。
其中一個被提及的延遲功能是更深度、更個人化的客製化 Siri。蘋果希望未來的 Siri 能更了解你的個人喜好、習慣和上下文資訊,提供高度個人化的服務。然而,這類功能不僅技術門檻高,更牽涉到複雜的隱私保護問題。蘋果一直強調其 AI 發展的核心原則之一就是隱私保護,許多複雜的個人化 AI 運算更傾向於在裝置端進行,這對裝置的運算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也增加了開發難度。因此,為了確保功能穩定、安全且符合隱私標準,選擇延遲發布可能是權衡後的結果。
另一個面臨挑戰的是為開發者設計的 AI 編碼輔助工具 Swift Assist。這款工具原先旨在幫助開發者更快地編寫 Swift 程式碼,但在內部測試中遇到了問題。蘋果為此調整策略,計畫讓其開發環境 Xcode 支援第三方的大型語言模型,這可以彌補自身工具延遲的空缺,同時也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多選擇,符合其與外部合作的趨勢。
這些延遲雖然可能讓部分期待已久的用戶感到失望,但也反映了蘋果在開發尖端 AI 功能時所面臨的技術和產品品質挑戰。對於一家極度注重使用者體驗和產品穩定性的公司而言,寧願延遲也不願推出不成熟的功能,或許是其一貫的態度。
WWDC 作為蘋果的軟體開發者大會,除了重磅的 Apple Intelligence,當然也會展示其各個軟體平台的年度更新。預期 iOS 26、macOS、iPadOS、甚至 visionOS(針對 Vision Pro)等都將迎來重大更新。這些軟體更新不僅僅是功能疊加,也常常伴隨著使用者介面的設計革新。
有傳言指出,蘋果可能在本次大會上推出代號為 “Liquid Glass” 或 “Digital Glass” 的全新介面設計語言。這種新設計可能帶來更現代、更具層次感和動態感的視覺效果,與 Apple Intelligence 的智慧功能相輔相成。新的介面設計能更好地整合 AI 提供的資訊和互動方式,讓整個使用者體驗更加流暢和直觀。你可以想像,當 AI 提供建議或自動化功能時,新的介面設計能以更自然、更不打斷的方式呈現給你。
這些軟體和介面的整體演進,是蘋果生態系不斷強大的關鍵。透過跨平台的統一體驗和持續的功能創新(包含 AI),蘋果希望能進一步鞏固用戶的黏著度,並吸引更多開發者為其平台打造應用。因此,在關注 Apple Intelligence 的同時,也不要忽略了這些構成蘋果產品基石的軟體更新和設計變化。
總的來說,即將到來的 WWDC 2025 將是檢視蘋果在 Apple Intelligence 領域階段性成果的重要時刻。我們預期會看到許多具體的、貼近使用者日常的 AI 功能在各個軟體應用中落地,例如更智慧的翻譯、更易用的捷徑、以及有趣的生成式工具等。這顯示了蘋果正在積極將 AI 融入其核心產品體驗。
同時,蘋果與 OpenAI、Anthropic 等外部領導者的合作,也突顯了其在 AI 時代採取更加開放和務實的策略,藉助外部力量來加速自身在 大型語言模型 等方面的能力建設。然而,客製化 Siri 和 Swift Assist 等功能的延遲,也提醒我們 AI 的開發充滿挑戰,尤其對於像蘋果這樣高度重視隱私保護和產品品質的公司而言,如何平衡創新速度與穩健性,將是一條持續探索的道路。
除了 AI,別忘了關注 WWDC 2025 可能帶來的新軟體介面設計,這些變化往往是提升整體使用者體驗的關鍵環節,並將與 Apple Intelligence 功能緊密結合。本次大會,將全面展現蘋果如何構建其基於 AI 的未來軟體生態系。
主要功能 | 功能描述 | 應用範例 |
---|---|---|
系統級別翻譯 | 能夠在不同應用中提供即時翻譯服務。 | 訊息應用、通話翻譯。 |
捷徑自動化 | 使用自然語言描述自動執行任務的功能。 | 例如開啟暖氣和播放音樂。 |
生成式 AI 工具 | 根據文字描述創造獨特的表情符號。 | Genmoji 和 Mixmoji 功能。 |
【免責聲明】本文旨在提供基於公開資訊的科技新聞分析與知識說明,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科技產品與市場動態變化快速,讀者應自行評估相關風險。
Q: WWDC 2025 將有什麼重點發表?
A: 將聚焦於 Apple Intelligence 的新功能以及與合作夥伴的整合。
Q: AI 技術在蘋果產品中如何應用?
A: 包括翻譯、捷徑自動化和生成式工具等日常功能。
Q: 蘋果面臨哪些AI開發挑戰?
A: 客製化 Siri 和 Swift Assist 功能的隱私及技術門檻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