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駭客正引領零日漏洞的使用,Google報告揭示隱秘武器的真相

在網路攻擊頻傳的時代,國家級駭客利用零日漏洞展現驚人效率,企業與個人該如何因應這一日益嚴重的威脅?

為什麼網路威脅越來越難防?國家級駭客與「零日漏洞」的秘密武器

你最近是不是常常聽到關於網路攻擊的新聞?從企業資料外洩到個人帳號被盜,感覺網路世界似乎變得越來越不安全。為什麼會這樣呢?其實,最新的網路安全報告揭示了一個令人擔憂的趨勢:攻擊者,特別是那些擁有豐富資源、甚至得到國家支持的駭客組織,正使用我們完全不知道的「秘密武器」來發動攻擊。

這個秘密武器就是「零日漏洞」(Zero-day vulnerability)。想像一下,如果有一扇你家大門上的鎖,製造商自己都不知道它有個「萬能鑰匙」可以打開,這把鑰匙就被壞人先發現並使用了,這就是零日漏洞的概念。它是一種軟體或硬體中的安全弱點,但在被發現之前,沒有任何修補程式或防禦方法存在。這篇文章,我們就要一起深入了解,為什麼零日漏洞這麼危險?這些攻擊是誰發起的?以及我們該如何應對這個日益嚴峻的挑戰。

一位駭客在黑暗的房間中分析多個螢幕上的程式碼

什麼是「零日漏洞」?為什麼國家級駭客特別愛用?

正如我們前面提到的,零日漏洞(Zero-day vulnerability)指的是一種剛被發現,或是只有少數人(通常是攻擊者)知道的安全漏洞。因為它才剛被發現,或者根本還沒被開發商知道並公布,所以修補程式(Patch)或解決方案根本就不存在。

這讓零日漏洞變成駭客眼中最有價值的工具之一。為什麼呢?

  • 隱蔽性高:由於沒有人知道它的存在,受害者和防禦系統完全沒有防備,很難偵測到攻擊的發生。
  • 成功率高:傳統的防禦手段,像是病毒碼或已知漏洞的掃描,對零日漏洞都無效,攻擊者可以輕易地突破防線。
  • 影響範圍廣:如果一個零日漏洞存在於廣泛使用的軟體(像是作業系統、瀏覽器或辦公軟體)中,一旦被利用,可能會有數百萬甚至數億的用戶受到威脅。

那麼,為什麼特別是國家級駭客(或稱國家支持的威脅行為者)偏愛使用零日漏洞呢?這是因為他們通常擁有龐大的資金、技術和人力資源,能夠投入巨大的努力去尋找、開發和利用這些極為稀有的漏洞。根據 Mandiant 等威脅情資公司的報告,許多與特定國家(例如:中國、伊朗、北韓)有關聯的駭客組織,在進行間諜活動、獲取敏感資訊或破壞關鍵基礎設施時,都會將零日漏洞作為其複雜攻擊(Advanced Persistent Threat, APT)的重要一環。對於這些高價值的目標,零日漏洞提供了他們所需的隱蔽性和高成功率,讓他們能夠長時間潛伏在目標網路中不被發現。

零日漏洞的「被利用速度」:防禦者快跟不上?

更令人擔憂的是,零日漏洞被發現後,「被利用的速度」正變得越來越快。網路安全公司 VulnCheck 發布的報告指出,在 2024 年第一季,近三分之一的新揭露的漏洞,在被編入 CVE(通用漏洞編號,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xposures)資料庫後,竟然在一天之內就已經有駭客開始利用它們進行攻擊!

這意味著什麼?對防禦者來說,從知道有漏洞到必須完成修補的時間,已經縮短到了極致,甚至幾乎是零。當我們還在研究漏洞報告、規劃修補流程時,攻擊可能已經發生了。 Mandiant、Verizon、IBM X-Force 等多家資安公司發布的 2024 年報告也共同指出,漏洞利用(Exploitation)已經成為當前最普遍的初始感染媒介(Initial Infection Vector)之一。

想像一下,就像一場沒有預警的閃電戰。過去,駭客可能需要花時間尋找進入點,現在,他們手中有了一把「萬能鑰匙」(零日或迅速被利用的已知漏洞),可以直接打開大門。這種速度的加快,對全球企業和組織的網路安全防禦能力構成了嚴峻的考驗。

Google Chrome 發現零日漏洞:廣泛軟體也難逃?

你可能覺得零日漏洞聽起來很遙遠,好像只會影響到大型企業或政府機構。但事實上,我們日常使用的軟體產品,也可能成為零日攻擊的目標。

以我們幾乎每天都在使用的瀏覽器 Google Chrome 為例。根據 Google 自己發布的資安通報,今年以來,他們已經發現並修補了多個在「野外」(in the wild,指真實世界中被駭客實際利用)被發現的零日漏洞。這些漏洞涵蓋了瀏覽器內部的不同元件,例如:

  • V8 JavaScript 引擎:這是 Chrome 執行網頁程式碼的核心部分,發現了例如 CVE-2024-4947 這樣的「越界寫入」(Out-of-bounds write)漏洞,這表示攻擊者可能可以寫入程式不該寫入的記憶體區域,進而執行惡意程式碼。
  • 其他元件:如 WebAssembly、WebCodecs API、Visuals 元件等,也都曾發現「釋放後使用」(Use-after-free)或「類型混淆」(Type confusion)等嚴重的零日漏洞。這些技術細節或許複雜,但簡單來說,它們都代表著攻擊者可以利用程式的瑕疵,來執行他們想做的事情,包括控制你的瀏覽器,甚至你的電腦。

一個人正在其裝置上接收安全更新通知

Google 的持續修補行動,一方面展現了他們對安全的重視,另一方面也殘酷地提醒我們:即使是像 Chrome 這樣經過大量測試和使用的軟體,依然存在被高階攻擊者發現和利用的零日風險。這也再次強調了保持軟體更新的重要性,因為每一次的更新都可能包含了針對這些新發現零日漏洞的修補程式

國家級駭客鎖定誰?零日攻擊的常見目標

既然零日漏洞這麼寶貴,駭客當然會把它用在最有價值的地方。那麼,哪些目標是國家級駭客使用零日攻擊時的最愛呢?

根據 Mandiant M-Trends 2025 報告及其他情資來源,有幾個類型的目標特別容易受到針對性攻擊:

  1. 網路邊緣設備 (Network Edge Devices):這包括你的 VPN 設備、防火牆、路由器等。為什麼它們是重點?因為這些設備直接暴露在網際網路上,是外部攻擊者進入企業內部網路的第一道門。而且,這些設備通常不像個人電腦或伺服器那樣容易安裝終端防護軟體,一旦它們的作業系統或軟體存在零日漏洞,攻擊者就能直接突破網路邊界。
  2. 廣泛使用的軟體與服務:前面提到的瀏覽器是個例子,其他如內容管理系統 (CMS)、作業系統 (OS)、郵件伺服器軟體等,只要有大量使用者,且被發現存在零日漏洞,都可能成為攻擊者滲透的入口。
  3. 特定產業的機構:某些產業因為其敏感資料或關鍵功能而成為國家級駭客的優先目標。報告特別點名了以下產業在 2024 年是最常被鎖定的:
產業類別 為何成為目標?
金融產業 資金流、交易資訊、客戶資產
政府部門 國家機密、政策資訊、公民個資、關鍵基礎設施控制系統
醫療保健產業 病患受保護健康資訊 (PHI)、研究數據、醫療服務中斷
高科技產業 研發成果、智慧財產權、供應鏈資訊
商業與專業服務 企業營運資訊、客戶資料、敏感合約

對於國家級駭客而言,攻擊這些目標的目的往往不是為了錢(雖然有時也會有財務動機),更多是為了間諜活動、長期監控、獲取國家利益相關的資訊,甚至為未來的網路戰做準備。

除了零日,還有哪些威脅手法正在崛起?

雖然零日漏洞備受關注,但威脅情資報告也提醒我們,攻擊者並非只依賴零日。他們的手法正變得越來越多元和複雜。

  • 竊取的憑證:除了漏洞利用,透過網路釣魚、惡意軟體或其他管道獲取的帳號密碼(憑證竊取),依然是駭客進入企業網路最主要的初始感染媒介之一。這凸顯了基礎安全防護的重要性。
  • 雲端環境的風險: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將業務遷移到雲端,雲端安全的配置錯誤、權限管理不當等問題,也成為駭客攻擊的新機會。
  • 供應鏈攻擊:攻擊者可能透過攻擊軟體供應商或服務提供者,將惡意程式碼植入到正常的軟體更新或服務中,進而影響到下游的使用者。
  • 新的技術領域:報告也提到,駭客開始將目光投向 Web3 等新興技術領域,尋找其中的安全漏洞。

這告訴我們,防禦不能只聚焦在單一面向,而是需要一個多層次、涵蓋技術和管理的全面性策略。

我們該如何應對?企業與個人防禦指南

面對這樣快速且複雜的網路威脅,我們該怎麼辦?雖然國家級駭客聽起來遙不可及,但強化我們的安全防護,絕對是必要的。以下是一些可以參考的防禦建議,這不僅適用於企業,其中許多原則個人也應該採納:

  1. 嚴格執行漏洞管理與修補:一旦軟體開發商發布了針對漏洞(包括零日漏洞的修補程式)的更新,請務必盡快更新。對於企業來說,建立一套有效的漏洞管理流程,定期掃描並修補系統漏洞至關重要。
  2. 實施多因素驗證 (MFA):即使駭客竊取了你的帳號密碼,如果沒有第二個驗證因素(例如手機上的驗證碼),他們依然無法登入。多因素驗證 (MFA) 是抵擋憑證竊取攻擊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3. 最小權限原則:給予使用者或系統僅夠完成其工作所需的最低權限。這能限制攻擊者一旦入侵後,能在網路中橫向移動和破壞的範圍。
  4. 加強日誌記錄與監控:詳細記錄系統和網路活動,並建立有效的監控和異常偵測機制。這能幫助我們更快地發現潛在的入侵行為(儘管面對零日可能較難,但結合其他行為分析仍有幫助)。
  5. 投資偵測與應變技術:部署先進的端點偵測與回應 (EDR) 或延伸式偵測及回應 (XDR) 解決方案,並建立專業的事件應變團隊或與外部服務商合作。當攻擊發生時,能快速隔離、清除和恢復。
  6. 關注威脅情資:定期參考資安公司(如 Mandiant、Google Threat Analysis Group 等)發布的威脅情資報告。了解最新的攻擊手法、目標和漏洞趨勢,才能更有效地調整防禦策略。
  7. 強化雲端安全配置:如果使用雲端服務,務必仔細閱讀並正確配置其安全設定,理解權限管理模型,並定期進行安全審查。

除了技術層面,對員工或家人進行資安意識教育,提高對網路釣魚、惡意連結等常見攻擊手法的警覺性,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個案分析:Blue Shield 資料外洩帶來的警示

最後,讓我們看一個不是由零日漏洞直接引起,但同樣具有警示意義的案例:加州藍盾保險 (Blue Shield of California) 的大規模資料外洩事件。這個事件影響了約 470 萬名客戶,其原因竟然是因為網站設定錯誤,導致部分客戶的健康資訊(PHI)被錯誤地分享給了第三方服務,如 Google Ads。

這個案例告訴我們,即使沒有高階的零日攻擊,僅僅因為系統配置不當、對第三方服務的使用不夠謹慎,也可能導致大規模的資料外洩,造成嚴重的隱私權侵害和法規遵循問題(特別在醫療保健業,這與 HIPAA 法規有關)。

這提醒我們:

  • 配置錯誤是常見的風險:很多安全問題並非來自於未知漏洞,而是已知系統的錯誤配置。
  • 第三方服務風險:我們使用的許多雲端服務、分析工具、廣告平台等,都可能成為數據洩漏的管道,必須審慎評估和管理其安全風險。
  • 資料隱私與法規遵循的重要性:特別是處理敏感資訊(如健康、財務或個人識別資訊)的組織,必須將資料保護和相關法規(如 HIPAA、GDPR 等)放在安全策略的核心位置。

這個案例與零日攻擊的威脅共同構成了當前複雜的網路安全全景,要求組織和個人必須從技術、流程和人為因素等多個面向全面提升安全意識與防護措施。

結論:應對零日與國家隊的挑戰,安全是場馬拉松

從最新的網路安全情資中,我們清楚看到,以國家級駭客為代表的高階威脅行為者,正將零日漏洞這類秘密武器作為其主要攻擊手段,並且漏洞利用的速度正不斷加快。這對全球的網路安全防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無論是廣泛使用的軟體(如 Google Chrome)、企業的網路邊緣設備,還是金融政府醫療保健等關鍵產業,都面臨著持續且升級的威脅。除了零日漏洞,竊取的憑證雲端安全風險等也是駭客常用的入口。

面對這樣的挑戰,我們不能袖手旁觀。強化基礎安全防護、加速修補程式的部署、導入多因素驗證、提升監控與事件應變能力、並且積極運用威脅情資,是每個組織和個人都必須認真看待的事情。

網路安全是一場沒有終點的馬拉松,攻擊者不斷演進,防禦者也必須持續學習和進步。理解這些高階威脅的手法,正是我們加強自身防線的第一步。

【免責聲明】本文提供的所有資訊僅供教育和知識性目的,旨在解釋網路安全威脅趨勢與概念。文中提及的防禦建議為一般性指導,不構成針對任何特定個人或組織情況的具體安全或投資建議。網路安全風險真實存在且不斷變化,應根據自身具體情況諮詢專業安全顧問。

常見問題(FAQ)

Q:零日漏洞是什麼?

A:零日漏洞是指在被發現之前的安全弱點,沒有修補程式存在,駭客可利用來發動攻擊。

Q:國家級駭客為何偏愛使用零日漏洞?

A:因為他們擁有資源和技術,可以深入尋找和利用這類稀有漏洞,進行間諜活動或獲取敏感資訊。

Q:如何加強防範零日攻擊的措施?

A:應定期更新軟體、實施多因素驗證、加強日誌記錄與監控,並加強資安意識教育。

Finews 總編輯
Finews 總編輯
文章: 691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