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川普重返白宮後,全球貿易及經濟政策可能面臨重大調整。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指出全球貿易轉向碎片化,台灣企業展現強大應變能力,並強調台灣的科技產品對美國極為重要,未來雙方合作仍具潛力。
2024年11月14日,隨著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 全球貿易與經濟政策未來可能面臨重新調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早前曾表示「全球化已死」,而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在立法院的報告中指出,全球貿易已開始碎片化,台灣廠商在轉變中展現強大的應變能力,部分企業回流投資,部分則前往東南亞。
楊金龍提到,川普和拜登的經濟政策存在差異,其中川普強調“美國優先”。不過,兩黨對中國大陸的態度相對一致,對於台灣的政策則稍有不同,但不至於影響太多。他還表示,雖然川普上任後的貿易政策對台灣並非完全不利,但未來具體的影響仍會依情況而變化。
在關於可能提高關稅的討論中,立委詢問如果川普真的對中國大陸徵收60%的關稅,是否會對全球經濟造成災難。楊金龍回覆道,雖然川普的高關稅政策在理論上是有可能的,但具體實施的時間與影響仍不明朗。他引用聯準會主席的話,表示對未來政策的預測應保持謹慎,因為多因素影響下的政策實施時間和規模仍在觀察中。
楊金龍強調台灣的科技產品,如晶片和資通訊設備,對美國而言極為重要,這也意味著,雙方的合作機會仍然不少,未來的貿易關係值得期待。
如果你喜歡這類新聞,可以到 【國際新聞】 看更多文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