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PMorgan拒付Frank創辦人法律費?1.75億美元收購案驚爆詐欺疑雲,金融科技界震撼

摩根大通與Frank創辦人賈維斯的法律戰再升級!銀行拒絕支付被控詐欺的賈維斯天價法律費用,揭露1.75億美元收購案的驚人內幕。此案不僅凸顯新創估值風險,更將重塑金融科技界的盡職調查標準與收購條款,對未來新創交易影響深遠。

華爾街巨頭與科技新創的恩怨:JPMorgan拒付Frank創辦人Javice法律費用

在金融業的權力鬥爭中,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這家華爾街霸主,正與它曾以1.75億美元買下的學生金融平台Frank,以及創辦人查理·賈維斯(Charlie Javice)陷入一場持續升溫的法律風暴。這起鬧得沸沸揚揚的官司,不僅暴露了科技新創估值背後隱藏的危機,還讓摩根大通被迫為涉嫌詐欺的賈維斯支付律師費,陷入進退兩難的局面。不過,隨著案情演進,銀行正全力推動終止這筆沉重支出,好擺脫為前員工扛起法律防禦費用的包袱。

摩根大通大樓與Frank新創衝突的緊張插圖

JPMorgan與Frank的收購案始末

回溯到2021年,摩根大通為了拉攏年輕族群,砸下1.75億美元天價,收購了備受市場追捧的學生金融科技公司Frank。這家公司由查理·賈維斯一手打造,宣稱擁有數百萬用戶,主要功能是協助學生處理聯邦援助申請,並配備財務管理工具。這樁併購一度被譽為摩根大通進軍金融科技的關鍵一步,期望透過它來網羅未來世代的客戶。

誰知收購塵埃落定後,摩根大通很快挖出Frank用戶數據大有問題的真相。原來,該平台實際活躍用戶只有約30萬人,遠低於賈維斯吹噓的超過400萬。銀行控訴賈維斯和她的團隊為了成交,故意捏造客戶清單,甚至在盡職調查階段使出欺瞞伎倆。這一曝光促使摩根大通在2022年對賈維斯提起詐欺訴訟,並直接將Frank平台從市場撤下。

摩根大通與查理·賈維斯企業握手隱藏用戶數據的插圖

詐欺指控與法律戰的開端

摩根大通的民事訴訟甫一出爐,美國檢方便在2022年跟進,對查理·賈維斯發起刑事詐欺起訴,這消息如晴天霹靂,震撼了金融科技圈。身陷重重法律圍剿的賈維斯,律師費自然水漲船高。雖然摩根大通是這樁詐欺案的受害者,但礙於收購合約條款,或是賈維斯併入銀行後享有的董事責任保險(D&O insurance),一開始銀行不得不替她埋單。就像紐約時報臉書貼文所描述,即便檢方直指賈維斯詐欺,摩根大通仍得支付她的法律費用,這無疑凸顯了這類交易在法律架構上的棘手之處。

查理·賈維斯法庭審判場景與法律費用的嚴肅插圖

JPMorgan拒絕支付律師費的立場

案子越拖越長,摩根大通對不停為賈維斯出資律師費越來越反感。依據TechCrunch的報導,銀行正透過法律途徑,力求擺脫繼續支付查理·賈維斯防禦費用的責任。他們主張,考慮到賈維斯面臨的嚴重詐欺指控,銀行再為她買單實在不合情理,也超出合約的合理範圍。

法律條款與董事責任

摩根大通在這場爭議中的主要立場是,賈維斯的行徑屬於蓄意詐欺,這讓她喪失了任何由銀行賠償法律費用的權利。一般來說,公司併購後會為目標企業的創辦人或高層提供一定法律保障,用來應對職務相關的訴訟。但這種保護通常排除個人故意犯罪或違法行為。銀行正努力證明,賈維斯的做法已遠超正常商業風險,因此他們無需再負起這筆費用。

Javice的抗辯與法律挑戰

相對地,查理·賈維斯一方則堅決反擊,堅稱摩根大通在收購前就已察覺或本該察覺Frank的真實用戶規模,卻裝作不知情,只為事後找藉口脫身這樁爛攤子。她的律師團隊不斷駁斥銀行停止付款的提案,強調合約仍綁定銀行的義務。不過,賈維斯在部分法庭動議上已吃到敗仗。例如,美國線上財經(AOL Finance)報導提到,她試圖強迫摩根大通續付律師費的訴訟落敗,這無疑重創了她的防禦陣線。

案件的影響與金融科技界的反思

查理·賈維斯這樁案子,不僅給摩根大通上了一堂代價高昂的課,也讓整個金融科技領域警鈴大作。它迫使投資人和併購方在評估新創時加倍小心,特別是對數據真實性和估值要進行更徹底的審核。舉例來說,類似事件在過去也曾發生,如Theranos案中虛報科技能力的後果,同樣導致投資者血本無歸。這案還促使業界重新檢視併購合約中關於創辦人或高管賠償條款的設計,尤其在詐欺疑雲下的適用邊界。對新創創辦人來說,這是個嚴峻警示:誠信永遠是立足之本,任何數據造假都可能招致毀滅性的法律與名譽損失。

小結

摩根大通和查理·賈維斯的法庭拉鋸戰還在延續,焦點無疑落在誰該為她的天價律師費負責,這也折射出這樁併購災難的糾葛與成本。隨著銀行積極脫鉤這筆負擔,加上賈維斯在法庭上屢受挫敗,這案的最終判決勢必為未來科技新創併購立下關鍵範例,對金融與科技圈帶來長遠衝擊。

查理·賈維斯是誰?

查理·賈維斯(Charlie Javice)是金融科技新創公司Frank的創辦人。Frank旨在幫助學生處理助學金和聯邦援助申請。她因被指控在將Frank出售給摩根大通時誇大公司用戶數據而面臨詐欺指控。

摩根大通為何收購Frank?

摩根大通於2021年以1.75億美元收購Frank,旨在擴大其對大學生客戶群的服務,希望透過Frank的平台吸引年輕一代客戶,並提供他們金融服務和教育。

摩根大通為何現在拒絕支付賈維斯的法律費用?

摩根大通聲稱,賈維斯在出售Frank時虛報了數百萬用戶數據,構成嚴重詐欺。銀行認為,鑑於她被指控的惡意行為,根據收購協議或董事責任條款,銀行沒有義務繼續支付其法律辯護費用。

賈維斯對這些指控有何回應?

賈維斯否認詐欺指控,並聲稱摩根大通在收購前已知道或應該知道Frank的真實用戶數據。她指控摩根大通是為了尋找理由退出一筆不成功的交易。

這起案件對金融科技行業有何影響?

此案強調了在收購新創公司時進行嚴格盡職調查的重要性,並促使投資者和收購方更加謹慎地審查數據和估值。同時,它也對收購協議中關於創辦人或高管法律費用賠償的條款設定了新的考量標準,尤其是在涉及詐欺指控的情況下。

Finews 編輯
Finews 編輯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新聞網,立志把艱澀的財經、科技新聞用最白話的方式說出來。

文章: 6576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