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ews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科技新聞網!

帶給你最有用的新聞資訊。

美東港口罷工造成供應鏈危機,每日損失近五億美元

美東和墨西哥灣港口勞工自10月1日開始罷工,影響全美半數進口貿易,預計每日損失近5億美元。若延續至一週,美國經濟損失可達37.8億美元。罷工引發政治壓力,尚不清楚政府是否將介入協商。

美東港口罷工影響供應鏈 每日損失接近5億美元

  • 美東和墨西哥灣的港口勞工自10月1日凌晨開始罷工,這是47年來首次全面罷工。
  • 此罷工使處理全美一半進口海運貿易的港口停擺,預計造成每日近5億美元的損失。
  • 全球貨櫃航運巨頭馬士基預告將導致貨物流動減慢及運費上升。
  • 如果罷工持續一週,據估計將使美國經濟損失達到37.8億美元。
  • 美國政府尚未決定是否介入協商,但政治壓力可能增加。

根據美聯社的報導,美國東岸與墨西哥灣的港口工人於10月1日零時起開始罷工,這場罷工使得負責處理全美半數進口貿易的港口陷入停擺,將會對全球供應鏈造成顯著影響。此次罷工是47年來首次全面性的勞工行動,可能每日造成近5億美元的損失。

全球主要貨櫃船運公司馬士基(Maersk)指出,這場罷工會導致貨物流動速度變慢,並加高運輸成本。芝加哥聯準銀行總裁古斯比在發表意見時提到,若罷工持續時間過長,將對供應鏈造成嚴重風險且需要聯準會調整應對策略。

美國海事聯盟(USMX)曾於9月30日提出加薪50%的方案,以期達成協議,但卻遭到代表4.5萬名港工的國際碼頭工人協會(ILA)拒絕。據悉,ILA希望在未來六年內能夠獲得77%的加薪才會考慮進一步的談判。

ILA在聲明中表示,從10月1日開始,將關閉所有36座港口,從緬因州到德州的港口也不例外。ILA強調將持續爭取薪資和反對自動化,顯示出他們對改善工作條件的堅定立場。

在紐約和紐澤西港,由於罷工的影響,約有10萬只貨櫃處於等待卸貨的狀態,預計未來幾周還會有35艘貨櫃船抵達。此外,紐約州州長霍楚(Kathy Hochul)也呼籲民眾不必如疫情期間般恐慌搶購物資,指出食品供應應該是穩定的。

專家警告,如果美東與墨灣港的罷工持續下去,可能會癱瘓美國貿易,使得食品、石化產品、消費品以及服飾等進口大打折扣。若罷工延長至一週,美國經濟將承擔37.8億美元的損失。即便只是維持一週的罷工,估計也會使數十萬個貨櫃無法進入美國,影響冷藏農產品的進口。

美國拜登政府亦有權力介入此次罷工行動,但截至目前,官方並未宣布行使此權力,而隨著總統大選日漸逼近,罷工引發的政治壓力將日益增強。

如果你喜歡這類新聞,可以到 【國際新聞】 看更多文章。

延伸閱讀

Finews 編輯
Finews 編輯

台灣最好懂得財經新聞網,立志把艱澀的財經、科技新聞用最白話的方式說出來。

文章: 239

發佈留言